紫禁城是明清时期的宫殿,经历了560多年的沧桑。这里住着24位皇帝,不仅是皇帝举行仪式、召集大臣、行使权力的地方,也是皇帝、妃子和王子生活和玩耍的地方。3公里长,10米高的宫殿墙,就像一座森严的城堡,留下了一个谜。
紫禁城天人合一
故宫又称紫禁城。宫殿被称为紫禁城,有什么解释?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星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等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称紫微宫、紫宫。它位于北斗星的东北部。古人认为“太平天子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皇帝以天帝之子自居,他办理朝政和日常生活的地方也成了世界的中心。由于宫殿是封建社会最高级别的“禁区”,紫禁城的“禁区”一词强调了宫殿的无与伦比的尊严。
太微垣南有三颗星,即端门、左掖门、右掖门;相应地,端门、午门设置在紫禁城前,左右掖门设置在东西两侧。金水河蜿蜒穿过午门和太和门,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系。乾清宫和坤宁宫由皇帝和皇后居住,“乾”、“坤”二字意味着天地的意思。东西两侧的日精门和月华门,象征着日月争辉。六宫和其他宫殿也象征着天空中的十二星和各种星座。
紫禁城的房间知道多少?
故宫的房间数不胜数。有人说故宫有999间房;有人说故宫应该有999间半,那为什么有999间半呢?半个房间在哪里?
原来,半间是指文渊阁楼西头的小房间。事实上,故宫所谓的半间房根本不存在。文渊阁西头这个房间,面积相当小,只有一个上下楼梯,但还是一整个房间。文渊阁是藏中国第一本《四库全书》的地方。为了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以水克火为意,文渊阁反对紫禁城房屋多为奇数,采用不对称偶数-6间。但是为了布局上的美观,西头的房间建得很小,似乎是半间房。紫禁城有多少房子?实地测量有8600多个房间。
冷宫何处
参观故宫的人总是要找“冷宫”在哪里,看皇帝是否真的过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生活。我们先来谈谈“三宫六院”。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故宫中路被称为“三宫”。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和永和宫。皇帝有很多妻妾,说有“七十二妃”或“粉黛三千”。据《礼记》记载,周朝的制度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妃、二十七世妇、八十一皇妻”,说明早在中国周代,天子的妻妾就有妻子、妃子、世妇、皇室妻子等名字,数量也相当惊人。封建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意选择妃子。在封建社会,有多少年轻女子被关进宫里,一辈子都不能自由!
至于选择宫殿的女人,一旦她们失宠,她们就会在宫殿的禁室里等待死亡,这更悲惨。故宫的“冷宫”在哪里?没有固定的地方,但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乾清宫、长春宫;说“冷宫”没有固定地址,关闭公主、王子,通常被称为“冷宫”。
查看所见明清史料,紫禁城没有“冷宫”牌匾,冷宫不是某个宫殿的正式命名。据一些文献记载,明清时期有几个地方被用作“冷宫”。
明末天启皇帝时,成妃李氏得罪了权势强大的太监魏忠贤,被长春宫赶到皇家花园西侧的乾西,住了四年。还有三个人,定妃、妃子和恪妃。这座“冷宫”位于紫禁城的西部。
在光绪皇帝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据说她被关在景祺阁北部的三所房子里(现在崩溃了)。这个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部的山门里。如果这个来自太监的谣言是真的,那么这个地方也是一个“冷宫”。
紫禁城门匾上的“门”字末笔直到底没有向上钩脚 。为什么故意写成这样?
“门”字写成“”,宋代就有了。据说宋偏临安后,玉牒殿着火,殿门烧光了。宰臣奏说,宫殿牌匾上的“门”字,最后一支笔都有钩脚和火笔,所以着火了。只有烧掉所有这些牌匾,才能避免灾难。从那以后,宫殿里所有的牌匾,写的时候,“门”字的末笔都是直的,没有勾脚。
有一个死于写“门”字的故事,可以更好地解释宫殿牌匾“门”字的原因:明太祖在南京命中书詹希原写太学集贤门牌匾,写“门”字,最后一笔略微勾起,可疑的明太祖愤怒地说:我想招募人才,你詹希原这家人关上门,塞我的道路!然后下令切断它。真的像老虎一样伴随着你!
故宫谁设计
故宫博物院如此宏伟的建筑,如果是一个巨大的项目,谁负责设计?谁主持施工?这确实是一个历史谜,困扰着许多老北京人。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并没有像现代建筑那样清楚地刻有建筑的年份和设计。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故宫博物院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工匠,由快明祥设计,被称为快鲁班。
然而,近年来,紫禁城博物馆古代建筑部的高级工程师余卓云先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曾经参与南京宫殿建设的快祥是紫禁城的设计师是不确定的。事实上,快祥只是紫禁城的建筑主持人,紫禁城的真正设计师应该是未知的蔡欣。
2015年,当永乐紫禁城宫殿开始进入大规模建设高潮时,快祥和朱迪从南京来到北京,开始主持宫殿的建设。在此之前,蔡欣主持了故宫和北京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为什么三大殿为什么不在院子里种树?
打开紫禁城的兴衰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紫禁城的古树最初与清朝的农民起义有关。1813年9月15日,北京万平宋家庄(今大兴县宋家庄)林青率领志愿者冲向东西华门。东路志愿者被封锁,西路志愿者进入西华门,杀死龙宗门,门已经关闭,志愿者看到宫殿墙两侧的树参天,然后爬上树,勇敢地翻墙,砍树枝,准备攻击龙宗门。
三大殿院子里没有植树。有人说他们害怕隐藏在树丛中的敌人威胁皇帝的安全。乍一看,这种解释似乎是合理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如何解释紫禁城养心殿和皇家花园中的古松、柏、高、茂密?
有人写道,三大殿院内不种树,主要是出于烘托意境的需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又称外朝三大殿,是皇帝举行盛大仪式的地方,位于整个外宫建筑的中心,也是整个北京的中心。为了突出这组宫殿的威严气势,建筑采用了许多方法。一是院子里没有植树。从皇城正门天安门开始,经过端门、午门和太和门,院子里没有树(现在端门前后的树是辛亥革命后种植的)。当时,人们去看天子,进入天安门广场,经过漫长的皇家道路,在建筑空间的起伏中,会感到一种看不见的、不断增长的精神压力,最后进入太和门,看到广阔的广场和高耸的三台高耸的大厅,这种精神压力达到了顶峰。而这正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对自己臣民的要求。若在这些院子里种树,绿荫宜人,鸟儿鸣叫,则会破坏朝廷的威严气氛。
事实上,宽阔的广场和蓝天使这三座大厅更加壮观,令人肃然起敬。院子里不种树还有其他原因吗?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不妨探索和思考,彻底解开这个名胜之谜。
揭秘:故宫是谁设计的?失宠妃子的冷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