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包拯以魏征为师?原来魏征有[人镜]的名字

今天给大家讲讲为什么包拯以魏征为师,欢迎关注哦。

包拯在任职初期就自称是魏征的老师,这也是魏征的“人镜”之名,让包拯不顾忌讳,勇于直言不讳。包拯也没有朋友,因为他直言不讳。严谨的包拯不涉党争,只是为了公平,说实话。

正是其忠诚、孝顺、诚实的思想品质,最终形成了“孝道家庭风格”,包几代后代坚持包拯的遗产,在不同的职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朝巨鹿(今河北巨鹿)人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曾任建议医生、左光禄医生、郑国公,以直接建议和敢言而闻名。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建议大臣。包拯承诺以魏征为师,直言不讳,敢于建议。

[img]56193[/img]

魏征初到长安时,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在太子门下洗马宫。这个洗马宫的官员自然不是洗马的。这里的洗读xiǎn。魏征当时所做的其实是王子少傅的官员。看到王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突出,魏征多次劝建成先发制人,尽快开始。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位为唐太宗。因为李世民早就欣赏魏征的勇气和才能,他不仅没有责怪他,还让他担任建议官的职责,经常把魏征引进内庭,询问他的行政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协助,为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统治,先后上劝200多次,从不妥协。即使唐太宗在劝诫中极度激怒,魏征依然神色自若,不动摇,让唐太宗印象深刻。

有一次,有人献给了唐太宗一只优秀的鹰。唐太宗很自豪地把它放在肩膀上逗乐。但这时,唐太宗发现魏正远远地走到大厅里。他迅速把鹰藏在怀里,魏正故意玩了很长时间。魏正离开后,唐太宗发现鹰窒息在怀里。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正月二十三日,魏征病逝。唐太宗悲痛欲绝,对身边的侍臣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见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魏征没有,我死了!”

二年(1050),包拯升任天章馈待制,担任训诫官。包拯一上任,就精心挑选了魏征的三篇演奏,用蝇头小楷抄写,呈现给仁宗皇帝,要求仁宗皇帝虚心接受建议,分辨是非,时刻保持警惕,把国家大事放在首位。处理政治事务不能“先入为主”,偏听偏信,珍惜人才,除了苛刻,严格刑禁,禁止恶言恶语,不随意大兴土木工程,等等,朝廷多采取行动。

[img]56194[/img]

包拯当建议官时,对朝政问题发表了许多意见,使仁宗皇帝在决策中避免了一些严重的错误。

2090年9月(1050年10月),北京洪水过后,天气终于放晴了。仁宗皇帝认为这是一个吉兆,于是在北京开封举行了盛大的祭祀天地庆祝活动,并下令赦免全国罪犯,并将所有文武官员提升到一级。包拯对此提出异议。上疏告诉仁宗皇帝,罪犯服刑是对他们过去犯下的罪行的惩罚。洪水怎么能退去,天气晴朗怎么能减轻对他们的惩罚?

至于官员的晋升,在评估他们的政治成就后,他们需要仔细考虑。这样,他们就可以随意晋升,这对那些确实有政治成就的官员来说太不公平了。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谁会勤奋地为法院做出贡献?

包拯曾总结过自担任训官以来的经历:“披肝沥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恨。”

北宋时期,官员们互相赠送礼物。包拯一直反对这种礼物的氛围,认为这只会加剧官员的腐败。包拯曾多次向上疏仁宗皇帝要求颁布禁止官员之间礼物的法令,以发扬诚信的氛围。

据说在包拯60岁生日那年,从生日前几天起,他就让儿子包贵带人站在衙门口拒绝送礼。但谁知道呢,第一个送生日礼物的是仁宗皇帝派来的六宫司礼太监。老太监来到衙门外,坚持要见包拯,让他接受礼物。这让包贵很难受。如果今天“天子”送的生日礼物不接受,难道不是抗日吗?

[img]56195[/img]

然而,他不敢违反父亲的命令。他别无选择,只能请老太监把送礼的理由写在纸上,然后转给包拯,包拯决定。老太监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一首诗:

“德高望重一品卿,日夜辛劳如魏征。今天皇帝送礼,拒礼门外理不通。”

包贵让人把诗带到内衙,呈现给包拯。过了一会儿,那人把纸拿回来,交给了老太监。原诗下面又加了四句话:

“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念功。为官分内事努力,拒礼为廉洁风。”

六宫司礼太监看了很久没说话了,最后只好带着礼物和纸回宫交差。

古人以“海瑞、况钟、于谦、魏征、包拯”五位名臣为谜语,答案是五官端正。


为什么包拯以魏征为师?原来魏征有[人镜]的名字为什么包拯以魏征为师?原来魏征有[人镜]的名字

,,,,,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段誉是谁的儿子? 揭露天龙八部中段誉是谁的儿子
  • 段誉是谁的儿子:金庸在《天龙八部》中被称为大理世子段誉的原型。段正淳的儿子,又名段和誉,于1108年继位,在位39年。他是...

  • 宋仁宗:历史上最宽仁的皇帝之一却也难过美人关
  • 说起中国古代的明君,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不过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康熙这样的皇帝一定会是热门的选项。而宋仁宗,...

  • 真正的包青天:包拯系白面书生 身高仅1.65米
  • 包拯,一位自古以来就很有名的官员,也是一位贤惠的人。在人们心目中,永恒的“包青天”。随着歌剧和电视剧的传播,包公的形象...

  • 揭秘:谁是大宋代的[文曲星]和[武曲星]?
  • 据说包公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狄青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但是文曲星包公长了一张威武的黑脸;武曲星狄青有一张漂亮的白脸。怎...

  • 魏征之死 魏征死后,李世民为什么要砸他的墓碑?
  • 此前,唐太宗已同意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此时也后悔,下令终止婚约。后来他越想越生气,甚至亲自砸了魏征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