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简介
君子,德才兼备,文质彬彬,有所为有所不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中国人2000多年来追求的理想人格。
[img]55395[/img]
君子在生活中,应该像天一样坚毅、坚强、愤怒、永不停息;君子要像大地一样,厚实和顺,仁义道德,容载万物。
君子是什么?
君子,特别是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主最初是指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常被称为君主。君子最初是君子的意思。根据古代宗法制度的要求,君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标准化教育,君子自然成为中国人个人修养的典范。
后来,君子这个词被引申为所有道德修养极高的人的总称。
绅士的起源与发展
“君子”一词早在《易经》(传为周文王)中就出现了。它从孔子开始就被充分引用到学者、医生和学者的道德品质水平,后来儒家学派不断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大学”有“是的,君子无所不用”的句子,其中“君子”应该解释为“君王”,还有类似的章句,比如“君子贤,亲”。可见先秦君子有“君主”之意。
《论语》中也有对绅士的描述:“绅士是正义的,恶棍是利益的。”(《论语·里仁》)“正义”是“合适的”,也就是说,绅士的道路总是一条合适的正确道路。恶棍们专注于私利,在私利的驱使下很容易走上邪恶的道路。
在宗法制度下,正妻生的第一个孩子叫长子,第二个孩子叫次子,妾生的孩子叫小妾。长子形成的家庭制度叫大宗,大宗的长子可以叫君。诸侯之君叫国君,大夫之君叫家君。如果是天子,就叫天子,公子就是公子,君子就是君子。大宗中的男人简称君子。其余的家庭制度,比如次子和庶子,都是小宗,小宗里的这些男人简称小人。
古人认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有很高的地位。例如,大宗商人从小就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在礼仪、文学和艺术方面都有相对较高的素质和修养。他们听音乐,听优雅的音乐;低地位的恶棍通常无条件接受最好的教育。他们只能在街上听简单的音乐甚至流行音乐。这种教育质量与自身修养的差异自然会影响人们的道德水平。
孔子第一次在他的理论中增加了绅士和恶棍的道德意义。但宗法制度并没有改变。孔子有一句话:“只有女人和恶棍难以抚养,近并不差,远抱怨。”一般理解为:只有女人和恶棍很难对待,他们接近他们,他们不尊重你,疏远他们,他们会抱怨。
例如,在宗法环境中,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这里的女人和恶棍是小家庭的人。他们属于同一个大家庭。虽然他们分为大家庭和小家庭,但他们必须是一个家庭。很难处理与小家庭的关系。如果他们靠近他们,他们会非分之想得到与大家庭相同的待遇,如果他们疏远他们,他们会抱怨不把他们当作一个家庭来对待。可以看出,这句话的重点是“困难”一词。
孔子还对君子的讨论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尊、疑思问、愤世嫉俗、见得思义。”
广泛是言行各方面的一般原则。
[img]55396[/img]
曾参进入了更具体的要求。他说:“君子有三费,饮食不在其中。君子有三种音乐,钟钟琴瑟不在其中...有亲可怕,有君可事,有子可遗,这种音乐也是;有亲可怕,有君可去,有子可怒,这两种音乐也是;有君可喻,有朋友可助,这三种音乐也是...少学,长忘,这个费用也是;事君有功,轻负之,这两种费用也是;长期交朋友,这三种费用也是独一无二的。”
《曾子立事》对君子也有很多严格的要求。比如:“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犹豫,往者不慎。去者不诽谤,不贿赂,也可谓忠诚。君子恭但不难,安而不舒服,逊而不奉承,宽而不纵,惠而不节俭,直而不往,也可谓知之甚少。”
又说:“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忌,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怕冒之言,所以说:“与其奢也,宁节;与其轻蔑,宁句。”
显然,曾经参与君子的定义是非常具体和严格的,尽管它并没有超出“九思”的要求。在中国整个思想文化史上,这种师徒相承的风格非常具有代表性。由于曾子学派对对“君子”的要求过于严格,有时不可避免地会流露出一些道教的味道。
《曾子立事》还说:“君子不绝小,行自微,行自微。人知道就愿意,人不知道就自知,君子一辈子都守着。”“君子见利思羞,见恶思羞,嗜欲思耻,愤怒思考,君子一辈子都守着这场战斗。”
这种谨慎的态度,虽然其要求基本上在儒家的范围内,但道教逻辑要求绅士,其消极回避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这种倾向在一开始可能是必须避免的,但思想的发展,就像许多其他事情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会有自己难以把握的变形。
君子的标准是什么?
后世儒家对“君子”做了更多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君子有四不: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论语》说:“君子道人以言,但禁以行。因此,言则考虑其结束,行则考虑其结束。人们对言行谨慎。”
君子说话一定有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言行谨慎,凡事讲究礼仪,不随便。每当他们采取行动,他们就必须有自己的意图。这就是所谓的不鲁莽行事,必须有道理。
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谣言止于智者。所以君子总是不礼貌,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说不实话。但是该说的时候肯定会说,应该说而不是说,失去了人;不应该说,那是失言。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绅士,你必须不失人或言语。君子说的是有意义的话,慈悲的话,正义的话。君子不徒用语言,说话一定要讲道理。
[img]55397[/img]
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古有名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君子非常珍惜自己的名誉,控制自己的欲望。他不会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不会以一丝不苟的心态妄想盈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个人利益,大胆夺取。君子要求什么,一定是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正义,为了人民,为了众生。
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行
如果你是一个绅士,他的言行不会随意,他会反复考虑:这种行为会伤害别人吗?这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就会采取行动。
绅士的行为必须符合正确的道路。就是要说真话,要有正直的想法,要说正直的话,要做正直的事,要修正正直。
君子是什么?君子的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