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杭州的古名叫临安,临安是怎么来的,临安的历史有多长?杭州在古代的名字是什么?带着以上问题,我们将回答临安和杭州的历史:
为什么杭州叫临安,临安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临安市原临安、于潜、昌化县台合并。汉以前三县都没有建制。临安秦、汉时为会稽县余杭县,东汉建安16年(211年)分余杭置临水县,县治高乐。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更名临安县,隶属于吴兴县。杭州余杭县唐属。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迁县治于西墅保锦山下,明洪武初(1368年)迁东市太庙山右。秦属张郡于潜、昌化。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位于丹阳县,领县位于潜县,东汉更名为潜县。昌化属于潜县境。晋时临安、于潜(含昌化)属于吴兴县,隋时属于杭州。唐垂拱二年(686年)分析于潜置紫溪县,与临安、于潜属于杭州余杭县。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紫溪改名为昌化县。
[img]55304[/img]
宋代以来,临安、于潜、昌化县的建设和名称基本稳定。北宋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属杭州府,清因之。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直属省。民国24
2007年(1935年),属于浙江省吴兴市行政监管区。民国37年(1948年)改为第九行政监察区,专门在临安县衣锦镇设立。
临安专区于1949年解放后,于潜、昌化相继属于临安专区。1953年,临安专区被撤销,改为嘉兴专区。1955年,于潜、昌化被划入建德专区。1957年,临安县划入建德专区。1958年,余杭县被撤销,并入临安县;潜县被撤销,并入昌化县;同年12月,建德专区被撤销,临安、昌化被归嘉兴专区。昌化县于1960年撤销,并入临安县,划归杭州市领导。临安撤县建市1996年。
杭州(临安)历史
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绍兴),曾乘船经过这里,舍其余杭(“杭”为方舟)在这里,故名“余杭”。说到这里,禹造舟以渡,越人称之为“禹杭”。后来口语传说“禹”为“余”,称之为“余杭”。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为会稽郡。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被称为钱唐。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唐县晋升为临江县。明年(587年),陈后主祯买了唐郡的钱
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首次以“杭州”的名义出现。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年),改为余杭郡唐代,置杭州郡,转为余杭郡,治所钱唐。由于避国号忌讳,于武德四年(621年)将“钱唐”改为“钱塘”。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当时杭州叫西府或西都,州治钱塘,南宋为首都改临安,后人仍称杭州。
[img]55305[/img]
杭州历史上的古称
上有天堂,下游有苏杭。杭州最好的别名是“天堂”。此外,杭州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名字:
1、余杭
传说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船经过这里,舍其余杭州(“杭州”是方舟),故名“余杭”。一说到这里,禹造舟过渡,越人称之为“禹杭”。后来口语传说“禹”是“余”,叫“余杭”。
2、钱唐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为会稽郡。
3、临江郡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年),晋升唐县为临江县。明年(587年),陈后主祯又买了唐县的钱。他辖钱唐、于潜、阜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4、杭州
隋朝成立后,开皇九年(589年)废郡为州,“杭州”之名首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阜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附山筑城,“周三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5、钱塘
唐朝将杭州县置于杭州县,改为余杭县,治理钱唐。由于回避国家,武德四年(621年)将“钱唐”改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路,天宝元年(742年)复名余杭县,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年)改为杭州,属浙江西道节。贵州位于钱塘,辖钱塘、盐官、阜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
6、临安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位于杭州,升为临安府,治理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阜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同。
7、杭县及杭州
中华民国第一年(1912年),废除杭州府,合并钱塘、仁和为杭县,仍为省会所在地。民国三年(1914年)设道制,钱塘道,道尹驻杭县。原杭州府管辖的县属于钱塘道管辖。民国16年(1927年)废道制度分析,杭县城区设有杭州市,直属浙江省;旧县属于省。
杭州名称的演变历史
[img]55306[/img]
周朝前,杭州属于“扬州之域”。据说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区被称为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会议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船经过这里,舍其余杭(“杭”为方舟),故名“余杭”。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后来口语相传,误“禹”为“余”,称为“余杭”。
春秋时节,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期,楚灭越国,杭州又属楚国地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为会稽县。《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贵丑,始皇出游...过丹阳,到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历史记载中最早记载的“钱唐”的名字。现在的市区还是随着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还没有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依然叫钱唐。新莽时,钱唐被改为泉亭县;到了东汉,钱唐县被重置,属于吴县。此时,杭州农田水利建设初具规模,从宝石山到万松岭修建了第一个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开,成为内湖。
南北朝时期,杭州是吴国的吴兴县,属于扬州。晋室南迁,由于外族相继入侵,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经有了“明圣湖”、被称为“金牛湖”。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惠理在飞来峰下修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老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许迈、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陶光、宝石山等地开展了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逐步探索西湖名山胜水。唐县为临江县,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钱。明年(587),陈后主祯又买了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为什么杭州在古代被称为临安?杭州在古代的名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