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看到一些朋友将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的三权分离进行了比较,并将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世界的议会制度进行了比较。认为这些措施有效地削弱了古代皇权的专制权,这当然是不正确的。将给你一个详细的解释~
两者之间似乎是一样的,但本质上是不同的。从“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的初衷和目的来看,这两种制度是相反的。例如,“三省六部”的设立是为了分割相权,加强中央集权(或加强君主权),而“三权分立”是为了防止独裁者的诞生,因此权力分割。
[img]54967[/img]
这两个制度之间只有一个词的区别。无论是三省六部制还是内阁制度,这些都不是为了削弱皇权,而是为了加强君主集权,而西方议会和三权分立是为了削弱皇权。它是分权,一个体现在集权上,另一个体现在分权上。
三权分立是指剥离司法权、行政权和立法权,使其相互独立,不相互管辖,这只有美国更严格地执行。其他君主国家大多采用议会制度。与美国总统制度不同,议会制度下的行政权和立法权并没有剥离,而是集中在议会制度上,谁占据了议会的大部分席位,也被称为执政党。
然而,无论是总统制还是议会制,其目的都是限制独裁者或王权过大的现象,而“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本质上都是权力资源的适当分配和调整。自亚里士多德时代以来,思考权力已成为政治研究的主要趋势。
亚里士多德首次将国家权力分为议事权、行政权和审判权,即“三要素”,并认为防止国家动荡的根本原因是权力的部署和转移。在此基础上,英国思想家洛克在《政府论·国家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中详细阐述并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
三省六部和三权分立最大的区别是,三省六部是分化下级机构的行政权力,但君主的权力集中在一起。中国古代王朝的官制改革不是为了建立民主国家,而是为了建立一个拥有“一言九鼎”权力的君主专制国家。
[img]54968[/img]
为了把国家的一切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中国古代王朝的皇帝绞尽脑汁,试图削弱下级官署和机构的权力,从而把一切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 三省六部本质上是为了加强君权,从废除分封制到建立县制,从三省六部到宋朝的官制改革,再到明清时期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和军事机械办公室。事实上,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集权。
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和斗争,明清时期的君主集权达到了顶峰。嘉靖和万历几十年不上朝,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权力被架空。军政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内阁只有议事权,但没有决策权,包括官员和人员的任免。
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的内容是什么?三省六部制和三权分立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