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沙陀人的祖先?
沙陀人,又称处月人,多以“朱邪”为姓氏。起初,他们在准噶尔盆地西南部(今新疆巴里坤)游牧。唐代,他们属于西域都护府官员所在地的轮台。因为他们住在沙丘上,所以有一个“大歧义”[qì,因此,它被命名为“沙陀”。
沙陀人属于欧罗巴人种,具有深眼、高鼻、卷发、多须等特点,最初是西突厥的处月部,因此又称“沙陀突厥人”。
五代时期,沙陀人逐渐兴盛起来,与月氏人、苏特人融为一体。
唐代安禄山是典型的混血儿,父亲是苏特人,母亲是突厥人。
[img]54819[/img]
昭武九姓——“康、安、米、曹、石、何、史”原本属于苏特人。
五代时期,昭武九姓的苏特人与沙陀人结婚,为沙陀建立政权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晋的创始人石敬堂的祖先来自昭武九姓的苏特人。
唐代,沙陀人始终与朝廷保持联系。吐蕃人占据河西走廊等地,沙陀人被迫中断与朝廷的联系。贞元时期,沙陀部落7000户归顺吐蕃,吐蕃人将沙陀人安置在甘州(现在是甘肃张掖)。
吐蕃人后来怀疑沙陀首领朱邪尽忠与维吾尔人勾结,准备将沙陀人迁至黄河以北。沙陀人很害怕。朱邪尽忠与儿子朱邪商量。朱邪坚持说:“我的世界是唐朝的大臣。不幸的是,我陷入了污染。现在,如果我走到萧关(宁夏固原),我就不会越来越绝望了?”
元和三年(808年),沙陀部落3万人开始向东迁移,吐蕃人追击,沙陀人战而走,伤亡大部分。受伤的朱邪坚持带领1万人,最后来到灵州(宁夏灵武)。
朝廷将沙陀人安置在盐州(陕西定边),设立阴山府,任命朱邪为阴山府兵马使。沙陀部的老弱也陆续到来。朱邪忠实的弟弟葛勒阿波率700人前往灵盐节使范希朝。朝廷任命他为阴山府首都。
唐末,沙陀部朱邪氏被朝廷赋予李氏姓氏,朱邪执意的儿子朱邪赤心更名为李国昌。李国昌的儿子李克在“破黄巢,复长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后来被朝廷提拔为河东节使。
唐朝灭亡时,李克用建立了后唐。后来,沙陀人先后建立了政权。例如,石敬堂建立了后晋,刘志远建立了后汉,刘志远的弟弟刘崇建立了北汉。
[img]54820[/img]
后晋时期,契丹人崛起,频繁骚扰和掠夺华北和中原。契丹人认为沙陀人在中原掠夺了大量的金银珠宝,所以他们专门追捕沙陀人。
沙陀人被迫向南迁移,其中一人迁往湖北。到目前为止,沙陀的后裔仍集中在丹江口市沙陀营村、十堰市云阳区李家坡村等地。
沙陀人的后代仍然保留着祖先的遗传特征。李家的孩子大多头发略红卷曲;双眼皮,大眼睛,长睫毛;瞳孔呈黄色或蓝色。
谁是沙陀人的祖先?沙陀人在历史上建立了什么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