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保健常识,
一、黄精煨肘
[配方] 黄精9克,党参9克,红枣5枚,猪肘750克,姜15克,葱适量。
[做法] 黄精切片,党参切短节,装在纱布袋里,扎口;清洗枣子,待用。将猪肘刮干净,放入沸水锅中,将血液焯一下,捞出备用。姜葱洗净,拍破备用。
上述食物同时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水,在武火上煮沸,撇去浮沫,改变文火,继续炖至汁浓肘粘,去除药袋,肘部、汤、枣同时放入碗中。
[功效] 补脾润肺。适用于脾胃虚弱、饮食不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
[img]54484[/img]
二、五彩蜜珠果
[配料] 苹果1,梨1,菠萝半,杨梅10,菱角10,柠檬1,白糖适量。
[做法]
苹果、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菱角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备用。将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放入锅中加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将五种水果放入最喜欢的图案中,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中。
[功效] 生津止渴,胃消食。
四、醋椒鱼
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芝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黄鱼洗净后,切成花刀线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加热,鱼在锅的两侧煎至黄色,取出干油;锅里放少量油,加热,胡椒粉,姜丝在锅里稍微炒,然后加入新鲜汤、葡萄酒、盐、鱼,煮至鱼煮熟,捡起放入深盘,加入洋葱、香菜;锅汤加入白醋、味精、芝麻油,倒入鱼盘中。
[功效] 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立秋养生吃什么好?
一、饮食上要“增酸”
为了增加肝脏的功能,抵抗肺气的侵袭。以下食物可供选择:
1、苹果:中医认为苹果具有生津、润肺、除烦、开胃、醒酒等功能,对消化不良、气阻不通的人,可榨汁服用。
现代医学认为,苹果还可以预防和消除疲劳,苹果中的钾可以与体内过量的钠结合,并将其排出体外。当你吃太多的盐时,你可以吃苹果来帮助消除它。吃苹果或喝苹果汁对高血压患者有益。
2、葡萄:性味甘酸,鲜食酸甜适口,生津止渴,开胃消食,但脾胃虚弱者不宜多吃,多吃会引起腹泻。
[img]54485[/img]
3、杨桃:甘、酸、平,果能生津止渴。秋天,如果你患有风热咳嗽,你可以把杨桃洗成新鲜的食物;如果尿热涩,用鲜杨桃2~三、洗净切碎,捣碎成汁,用温开水冲洗,日服两次;如喉咙痛,将鲜杨桃洗净生食,每天2次~3次,每次1~两个。但是这个产品多吃伤胃,尤其是脾胃虚寒平素的人。
4、葡萄柚:性味酸、冷,可消除肿胀、痰咳嗽、胃消化、肿胀疼痛,适用于胃病、消化不良、慢性咳嗽、痰哮喘等疾病。葡萄柚富含维生素C,对心血管疾病和肥胖患者有益。葡萄柚中含有的大多数有机酸都是柠檬酸,柠檬酸可以消除人类的疲劳。
5、柠檬:味道极酸,具有生津、止渴、祛暑、安胎等功能。柠檬酸是各种水果中含有最多的有机酸。高血压和心肌梗死患者经常喝柠檬饮料,这对改善症状非常有益。
6、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具有祛瘀、消积、化痰、解毒、活血、提神、清胃、醒脑、防暑、增进食欲等功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十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
二、按照《黄帝内经》提出的“秋冬养阴”原则
也就是说,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防止秋燥伤阴。以下饮食可供选择:
1、银耳:又称白木耳,是一种珍贵的补品,具有补益作用。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具有补胃、润肺生津、提神、养胃、益气、健脑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劳咳嗽、痰中带血、老年人虚弱、消瘦、食欲不振等疾病。与黑木耳相比,它的性凉、养阴生津效果强于黑木耳。
2、梨:性寒,味甘,具有润肺、祛痰、止咳、降火、清心等功能。适用于干咳、口渴、便秘、内热引起的口渴、咳喘、痰黄等。
3、芝麻:性味甘平,具有养阴润燥、补肾益脑、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阴液不足引起的肠燥便秘、皮肤干燥、肝肾精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头发早白、腰膝酸软。
4、莲藕:性味甘凉,是止血生津的良药,富含淀粉、钙、磷、铁和多种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C。
5、菠菜:性味甘凉,能滋阴润燥,养血止血,通利肠胃。可用于口渴饮酒、肠燥便秘、贫血等。
[img]54486[/img]
6、豆浆:将大豆浸泡,磨成汁,过滤掉渣,煮熟。性味甘平,补虚润燥,清肺化痰。常用于久病肺虚咳嗽、痰火哮喘。
7、鸭蛋:味甘咸,性凉,滋阴清热。可用于阴虚引起的咳嗽痰少、咽干痛、口渴、痰咳、肺胃虚热引起的便干。
8、蜂蜜:它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营养产品,也是治疗各种疾病的良药。蜂蜜含有39%的果糖和34%的葡萄糖。这两种单糖可以直接供热,补充体液,滋养全身。对津液不足、脾胃阴虚或气虚引起的胃痛有一定疗效。
立秋养生有哪些小常识?立秋养生吃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