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建安七子阮玉与竹林七贤阮籍、阮咸有什么关系?

公元三世纪左右,两个文学偶像天团活跃在中国文坛,分别是“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前者以建安风格闻名于世,后者以名人风度流传千古。其中,阮家占据了建安七子中的阮宇、竹林七贤中的阮籍、阮咸三个名额。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阮籍是阮羽的儿子,阮咸是阮羽的孙子,阮籍和阮咸是叔侄关系,成为文坛的好故事。

[img]54119[/img]

阮瑀

阮宇出生于公元165年。他的家乡是陈留尉,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开封。阮宇年轻时,拜同乡文坛大家蔡勇为师。在著名教师的指导下,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致,在当今世界闻名。

受导师蔡勇的影响,阮宇有一些道教倾向。此外,东汉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使阮宇产生了隐居、不愿当官的出生思想,这种出生思想贯穿了阮氏家族的历史。

相传曹操后来请阮宇当官,费了不少劲。许多招募都失败了,阮宇躲在山里。曹操甚至模仿了晋文烧山的举动。幸运的是,阮宇虽然想当隐士,但毕竟不想成为被活活烧死的介子。他终于走出山林,勉强当官。

除阮漪外,建安七子中的其他几位也被曹操罗入门下。在把这些才子聚集在一起之后,曹操并没有充分利用他们。

这与曹操对建安诸子的矛盾有关:作为一名作家,曹操珍惜自己的才华;但作为一名政治家,他对自己放松才华的性格并不满意。

这种矛盾的结果是,建安诸子并没有在曹操那里实现自己的野心,而是经常充当侍者。他们在曹丕和曹植兄弟的宴会上留下了大量的娱乐诗歌和歌曲,这显然与他们追随曹父子的初衷大不相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安诸子与曹操之间的分歧越来越明显。其中,个性最鲜明的孔融多次激怒曹操。公元208年,他被曹操以不孝罪杀害。

孔融的死极大地打动了建安七子的其他几个人,尤其是已经志在山林中的阮宇。

三年后,阮宇通过商末周初两名隐士伯夷和叔齐隐居的首阳山,跟随曹操前往马超。阮宇触景生情,写了《吊夷齐书》,称赞伯夷叔齐,表达了深深的向往。

就在这一年,阮宇的官职从五品军谋祭酒被贬为七品仓曹氏的下属,只能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芝麻官。这种贬值应该与《吊夷齐书》的影响无关。第二年,阮宇去世,四十七岁。死因不确定。阮宇也成为建安七子中继孔融之后第二个死去的人。

[img]54120[/img]

阮籍

阮籍父亲阮玉去世时,只有三岁。

阮籍是通过勤奋学习成功的。他八岁时可以写文章。同时,他也继承了父亲阮宇不贪财富贵、隐藏功名的特点。然而,与虚弱的父亲不同,除了学习文学,据说阮籍的武功也相当出色。在《咏怀诗》中,他写道:“青少年学习击剑,学习曲城的技巧”。

与父亲相比,阮籍也有更强的贡献
、平治世界的意识。有一次,阮籍登上广武城,观看楚霸王项羽与汉高祖刘邦交战的遗址,发表了一句非常傲慢的狠话:“世界上没有英雄,所以竖子出名了。”

但随着阮籍年龄的增长,曹魏的政治形势变得极其复杂,他的英雄梦想也变得黯淡。

司马氏的崛起不断挑战曹氏的权威,其优势日益明显。阮籍对司马氏集团极不认可,只能跟随父亲,开始了一场又一场拒绝或勉强的拔河战。

公元242年。当时是司马懿和曹爽明暗斗的时候了。属于司马懿阵营的太尉蒋济准备征服阮籍做自己的下属,阮籍写信婉拒。蒋济勃然大怒,对阮籍的朋友也很生气。在村民亲属的苦苦相求下,阮籍勉强答应当官,但很快就辞职了。

公元247年,阮籍再次被征辟。这一次,曹爽被召唤到曹氏集团。阮籍虽然倾向于曹氏集团,但也预感到曹氏集团前景不佳,不想得罪司马家族,于是阮籍继续假装生病,拒绝征辟。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曹爽被司马懿杀害,魏国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阮籍对此深感不满,但又觉得世事无为,于是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把读书、旅游、喝酒作为主营业务,或者干脆保持沉默。

不幸的是,无论生活多么潇洒,都无法掩盖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曹氏集团日益被司马氏集团架空的环境下,“竹林七贤”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必须明确表示,是继续忠于曹氏集团还是转投司马氏集团?

阮籍没有季康发誓死亡的勇气。他只能接受司马的召唤,但他不愿意为司马提出建议。因此,阮籍继续喝酒喝醉,与司马打交道。

据说阮籍有时候自己开车,想去哪就去哪。车走不动了,就哭着回来,留下了“穷途哀哭”的典故,可见他的痛苦。

公元263年,司马昭需要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写一份《劝说表》,目的是给他一个台阶,劝他被封为晋公。当时阮籍被命令写作。阮籍为了逃避这份工作,喝醉了很多天,但还是没有逃脱。我不得不写《为郑冲劝晋王》。虽然还是文采飞扬,但显然是违心之作。

阮籍写完《劝进表》才两个月左右,就在纠结和沮丧中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五十四岁。

[img]54121[/img]

阮咸

阮籍侄子阮咸,虽然人也在竹林七贤之列,但阮咸的存在感并不强。

他流传的作品和文字很少,但却融合了竹林七贤中几位长辈的特点:他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很像阮籍叔叔;他精通音律,只有季康能与七贤中的他竞争;他还沉迷于酒精,甚至不在刘玲之下。

阮氏家族的人虽然可以喝酒,但阮咸喝酒还是特别震撼。

有一次,阮咸去同族聚会,大家围坐,面对面喝酒。当时很多猪都来喝酒,阮咸却不在乎,就和这群猪一起喝酒。兄弟们都认为阮咸放任旷达真的很不平凡。

晋朝成立后,山涛推荐阮咸主持选举,说如果他在任人的位置上最合适。晋武帝认为阮咸好酒虚浮,就抛弃了他。

从那以后,阮咸又精通音律,被一位音乐高官羡慕不已,把他调出京城担任始平太守。后来阮咸无病而终,卒年未知。

魏晋的特殊历史条件创造了阮氏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他们天真自然的诞生行为、玄虚崇高的玄学精神和文艺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然而,阮氏家族的延续仍然得益于一定程度的内省和克制。很多后人简单地把阮氏的家风理解为纵情诗酒,放荡不羁,显然是片面的。

在那个王朝频繁变迁的时代,阮家的几代人才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无法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甚至无法避免隐居和灾难。事实上,在他们超然的言行深处,他们有着深深的无奈和悲伤。


建安七子阮玉与竹林七贤阮籍、阮咸有什么关系?建安七子阮玉与竹林七贤阮籍、阮咸有什么关系?

,,,,,,

  • 阮元是谁?为何会被道光皇帝称之为[完人]
  • 阮元是清朝时期非常重要的一个大臣,他历经乾隆爷、嘉庆帝、道光帝三朝皇帝,地位却屹立不倒。最为重要的是,这三朝的皇帝都...

  •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曾与小猪一起把酒言欢
  • “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是个标准的“宅男”,没事就喜欢窝在家里就着花生米喝点小酒,一不小心就会切换成忘我状态。一次,他与村...

  • 阮咸,竹林七贤中的[怪才]:不拘礼法 爱搞发明
  • 阮氏家族是一个音乐家庭,阮咸尤通的音乐节奏。严延之有一首诗:“达音有多深?”用来形容阮咸高超的音乐技巧。他不仅有高超的...

  • 阮宇为什么拒绝出仕?曹操[烧]出山的三国奇才
  • 阮宇,出生于东汉末年,字元瑜,今尉氏人,世代为官,家学深厚,又拜一代经师蔡勇为师,精通儒学、书法和音律。曹操几次想叫...

  • 晋朝阮籍为官时拆光衙门墙壁 或首创开放办公模式
  •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才子,也是狂人,所谓的魏晋风度,和他有很大关系,或者说他是魏晋风度的代言人之一,也不为过。北宋的司马...

  • 中国古代四大笑星揭秘:阮籍爱讲冷笑话
  • 核心提示:三国魏晋时期的阮籍擅长写讽刺的文字,被称为那个时代的头号“愤怒青年”。他通常不喜欢说话,但他一开口就有讽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