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大家带来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跟着一起来看看。
一天,县里派了一名督察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官员听到这个消息,迅速向陶渊明报告。陶渊明在内室里扭着胡子唱诗。他一听到督察,就勉强放下诗卷,准备和小官一起去看督察。
当小官看到他穿着便服时,他惊讶地说:“督邮来了,你应该换上官服,系上带子去看看,怎么能穿便服呢!”
[img]54084[/img]
陶渊明一直不喜欢那些依官作势、作威作福的督邮,听小吏说还要穿官服行拜礼,更受不了这种屈辱。
他叹了口气说:“我不想为了这五桶米的官方工资向那个小人鞠躬(文言文是“不要为五桶米折腰”)。”说着,他没有去看督察。他只是把自己的印章解开,交给了小官员,辞职了。
扩展资料: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柴桑地区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名叫陶潜,也叫陶渊明,不喜欢当时的政治腐败,隐居在家乡。
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他是一名大官,但他不是一个士族大地主。到了陶渊明这一代,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
[img]54085[/img]
陶渊明从小就喜欢读书,不想求官。他的家庭太穷了,不能开锅,但他仍然读书、写诗和快乐。他家门前有五棵柳树。他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五柳先生。
后来,陶渊明变得越来越穷。他的亲戚朋友建议他出去谋半职。他别无选择,只能同意。当地政府听说陶渊明是一位著名将军的后代时,建议他参军刘裕手下。
但过不了多少天,他看到当时的官员和将军们互相争斗。他很无聊,要求出去当地官。老板把他送到彭泽(今江西省)当县长。
最后,陶渊明毅然弃官归隐,任彭泽县令只有一百天。
为什么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的祖先是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