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作品中的桃花源并不存在,桃花源是虚构的。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来看看吧!
《桃花源记》通过描绘桃花源的和平与幸福、自由与平等生活,展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img]54072[/img]
但桃花源的来源有三种说法:
1、位于庐山大汉阳峰下的陶渊明家乡庐山某山谷,总面积约1万亩,桃花源又称康王谷,是庐山第一长峡谷,全长约15华里,素有世外桃源景观特色以幽谷风光取胜,一直被认为是陶渊明著《桃花源记》创作原型所在地,
2、易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世界文化遗产地易县,是指石山至易县漳河流域渔亭10公里段。
3、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但一般认为桃花源的原型在湖南省桃源县。这里最符合桃花源记描述的情况。
扩展资料:
《桃花源记》的故事与其它仙境故事相似,描写了一个美丽的世外仙境。
[img]54073[/img]
然而,应该强调的是,陶渊明提供的理想模式有其特殊之处:生活在那里的其实是普通人,一群避难者,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界保留了更多的天性;
他们的和平、宁静和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的。许多古代仙话描绘了长生不老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不老,也没有财宝,只有一片农业景象。
陶渊明退休之初,只想到个人的进退清浊。他写《桃花源记》的时候,并不局限于个人,而是想到了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
陶渊明的这一步与多年的耕耘和贫困的生活经历有关。桃花源虽然只是幻想,只是作者的理想社会,但提出这个幻想是值得称赞的。
桃花源是陶渊明凭空想象还是真实存在?桃花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