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端午节什么时候成为主流名称?端午节还有什么别称?

端午节的名字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被称为最多的,高达20多个,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端阳节、端五节、重五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浴兰节、女儿节、午节、地腊节、正阳节、龙节、粽子节、五黄节、诗人节、屈原节、藏午节、解粽节、端礼节等。

唐朝以前常用的名字是“五月初五”。唐朝以后,“端午节”取代了“五月初五”等别称,成为主流名称。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53773[/img]

天中节

根据阴阳术的数量,天中节的名字来了。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节是天中节,是午日太阳到中天,达到最高点,尤其是中午,所以叫“天中节”。

端阳节

中午是“阳辰”,中午是第一个中午,所以叫端阳。《荆楚岁时记》说:因为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中午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所以叫“端阳节”。

重午节

古代干支时代法以天干地支为载体,时代一般以天干地支为载体。端午节最初是干支历的中午、中午和中午,第五个月是中午和中午,中午和中午被称为中午。在汉代,由于南北统一,历法发生了变化。为了方便节日,朝廷规定每年的端午节改为阴历5月5日。

龙舟节

龙舟竞渡最早是古代越人祭祀龙祖的一种祭祀活动。南越使用舟船很常见,通常在船的头尾画龙图作为自己的图腾或保护神。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在广东。

当五汛

在上海的一些农村地区,在杭州湾北岸,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五汛”。也有一些地区被称为“五月中午”。

龙日节

龙是古越人的原始信仰,源于天象崇拜。东方苍龙七宿,春天在东方抬头,夏天在南方升起,秋天在西方下降,冬天在北方消失。仲夏端午节,苍龙升到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日子,所以叫龙节。苍龙主星大火(心宿二)端午高悬正南中天,龙气(阳气)旺盛。粤人称端午节期间的雨水为“龙降水”或“龙舟水”,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

[img]53774[/img]

浴兰节

端午节是仲夏,是皮肤病频发的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洗澡去污为习俗。汉代《大戴礼》云:“中午用兰汤洗澡”。

菖蒲节

在古代,南北有不同的习俗。汉代,北方认为“重午”是禁忌的恶月恶日。这时,五种毒药都出来了。所以端午节的习俗大多是为了避邪避毒,比如把菖蒲和艾叶挂在门上。所以端午节也叫菖蒲节。

躲午节

五月在古代被称为北方的“恶月”。在一些地方,在端午节那天,父母把未满一岁的孩子送到外婆家躲避邪恶,因此被称为“躲避午节”。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万俗从五月初一到五日扮演小女孩,尽力而为。已婚女性也各归宁,因为叫女儿节。”

地腊节

道教《红松子章历》全年分为五腊,正月一日天腊,五月五日地腊。《云集七条》说:五月初五,五方大帝会在南方丹天;检查生人的祖先,检查世界上的后代所做的善恶,以定罪祝福。道教认为,一年中的这些腊日是好日子,适合祭祀祖先和众神祈福。


端午节什么时候成为主流名称?端午节还有什么别称?端午节什么时候成为主流名称?端午节还有什么别称?

,,,,,,,

  • 端午节又称浴兰节的原因是什么?浴兰节详细说明
  • 我不知道:端午节也被称为浴兰节的原因是什么?这是古人非常重视5月5日的洗澡。根据梁宗镶嵌的《荆楚岁记》,“5月5日,被称为...

  • 袁崇焕为什么要杀毛文龙?他是对是错?
  • 在袁崇焕杀毛文龙这件事上,网上有很多声音认为袁崇焕不应该杀毛文龙。最后,崇祯杀了袁崇焕,袁崇焕责怪自己。 看到这里,我...

  • 南宋坚持了150年,为什么南明只坚持了不到20年?
  • 事实上,南明基本上在三四年内崩溃了。1648年以后,南明的势力已经退缩到沿海和西南省的一些地区。它已经非常边缘化了。 南宋...

  • 明朝四位内阁首辅应该如何排名?谁更好?
  • 标题中列出的四个人都是明末“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时期内阁的首辅,代表了明代阁体隆重、阁权高涨的四个高峰(应加一个夏言...

  • 明朝空印案怎么了?空印案是惩治贪官还是乱杀无辜?
  • 说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杀人不手软。明初有空印案、胡卫庸案、郭桓案、蓝玉案四大案件,其中胡卫庸案...

  • 山海关之战李自成军总共有多少人,为什么不能拿下山海关?
  • 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十七年。今年4月,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自明末以来,世界一直处于混乱之中。但崇祯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