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北宋重文抑武的具体措施有哪些?【重文教轻武】定为基本国策

重文抑武,国家贫弱。说到宋朝,人们对它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这样的。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事实上,由于唐代番禺镇分裂造成的国家灭亡,经过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和战争,宋朝的创始人赵匡胤本人在士兵的支持下成为了皇帝。历史、自己让赵匡胤和后来的继承人总是警惕军队的双刃剑。即使在太平兴国两年(公元977年),“重文化教育、轻武术”也被直接定义为基本的国家政策(《续资长编》)。

[img]53667[/img]

在这一国策下,宋朝皇室有“收复北方失地”的祖训,但由于武力值低,整个宋朝并没有秦、汉、隋、唐等朝那么有功。

燕云十六州等失地尚未收回。在北方,辽朝和黄金经常受到威胁,进入边境。在西方,西夏出现了多次侵犯边境的行为,保护了这些国家,甚至“成为一个兄弟之国”、以“岁币”等形式花钱买平安。后期直接被北方大草原上后兴起的蒙元颠覆。

宋代的“重文抑武”,重文能重到什么程度,抑武能抑到什么程度?

抑武

一是杯酒释兵权。众所周知,众所周知,赵匡胤在即位后的第二年直接夺取了高级将领的军权,不再赘述。

第二,建立祖先的训练:士兵不能掌权。把当地的节日使者召集到首都,给他们住在首都。让朝鲜文人到当地的“知州军事”,管理当地的民政和军事事务。把节日演变成一个虚荣心,成为武术部长的最高水平,但不再有实际的权力。

第三,精锐士兵集中在中心,老弱士兵留在地方。在全军中,筛选出身高、力量、速度等优势的士兵作为“兵样”,送到各地。以此为标准,选出最精锐的士兵,属于中心,名为“禁兵”,是皇帝的卫兵。剩下的老弱者是“厢兵”,是地方兵。平时没人练他们,就是做劳动。

这样,朝廷就不允许通过恢复高级将领的军事权力和召回节度来管理民政和军事,并将精锐的军事力量恢复到中央政府。宋朝的统治者逐渐站稳了脚跟,解决了藏镇分离的隐患。可以说,宋朝的统治者为促进“中央集权”制度的创新做出了贡献。

然而,这种无论士兵如何,都不知道士兵的军事模式最终削弱了国家军事力量,并在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铁蹄下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

[img]53668[/img]

重文

在对待文人和文官方面,宋朝比其他朝代要好得多。

一是优待士医生,让文人永远压在武人头上。其实这和上面提到的军人不能掌权是一样的道理。赵匡㣧对文官的宽容、宽容或放纵有多大程度?

从他和宰相赵普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我今天用儒臣来治大藩,不如武臣十分之一。”也就是说,他想用文官来治理这个地方。这些人只是贪污,不如武将造成的十分之一。

后来,他把“不杀大臣和言事官”作为祖训放在太庙,要求后代遵守。即使宋徽宗被俘到金国,他也派人告诉赵构,他必须遵守祖训。

第二,给科举考试以至高无上的荣耀。与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相比,宋代的考生也太幸福了。考生可以被纳入官员制度,成为官员。即使在唐代,他们也只是在最后通牒上注册,这相当于今天提到的资格,但合格并不意味着他们可以成为官员,但也需要参加官员部门的考试(科举考试由礼仪部门领导)。

就这样,很多人需要通过多次考试才能通过考试。但即使你通过了考试,你也只能在首都当一名小官员。但我不得不去那个地方做一些最低的工作。只有在这些岗位上取得突出、扎实、有效的成绩,我们才能进入正式的职业生涯。

不仅如此,与唐代相比,宋代每次科举考试都有更多的进士名额。后来,宋仁宗嘉佑两年(公元1057年)干脆决定,只要能参加宫廷考试,进士就不会失败。


北宋重文抑武的具体措施有哪些?【重文教轻武】定为基本国策北宋重文抑武的具体措施有哪些?【重文教轻武】定为基本国策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