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庆祝中原节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人,最热闹、最持久。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月底,新加坡华人以社区、寺庙或街道为单位,在全国各地举办“庆祝中原”活动。这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img]53038[/img]
集体供奉
中元节期间,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弥漫着香烛烟火的味道,这是这个节日的独特气息。许多人会在门前、楼下或商店走廊点燃蜡烛,祈求和平,供应水果、肉和米饭,有时加上中原节的特殊蛋糕,然后烧纸钱。新加坡政府专门定制焚烧桶,方便纸灰清洗,不影响公共卫生,每年7月放置在小组屋前供人们烧纸。
商家、店铺、公司、企业也在街巷贴上红色招纸,设坛酬神,虔诚祈祷“好兄弟”(当地人对鬼魂的禁忌),祝福生意兴隆,家庭安全。除了超越祖先,中元节还普渡了十方孤魂,倡导多做善事。人们也愿意在公共焚烧桶里烧纸来供奉。
七月歌台
中国人常以歌舞的形式祭奠死魂,这一文化特征在新加坡得到了充分发挥,整个七月“鬼月”夜载歌载舞。传统戏班最初负责演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大陆的一些歌舞团来到新加坡避免混乱。他们为抗日战争筹集歌舞表演,并称表演为“歌手”,但当时他们在电影院售票。20世纪60年代,为了吸引观众,传统的戏班穿插歌台表演,最初是歌台表演1小时,戏班表演3小时。
在现代,随着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新移民歌手的加入,舞台表演逐渐成为主流,舞台已经从早期简单的卡车车厢变成了一个临时的固定舞台。祭祀的沉重和严肃的气氛被热闹的歌舞所稀释,7月的中原节更像是所有新加坡人的娱乐盛宴。
七月初一,在许多社区的空地上,都搭建了一个标有“盂兰盆会”字样的歌台。
[img]53039[/img]
左边是祭祀用的供应平台,有烧猪、鸡、鸭、水果、罐头、干粮杂果、素食斋品等供应品,装饰着五颜六色的三角旗。桌子前还有一支高香的巨烛,大约两三米高,排列整齐壮观。太阳下山后,歌台的表演开始了。演员们经常使用福建方言来表演以神话故事和宗教典故为主题的当地歌剧或现代歌舞。有时他们会邀请歌手唱流行歌曲来奖励上帝和祭祀鬼魂。台下或坐着或站着挤满了周围社区的居民,有的伴随着节奏挥舞手臂,有的边点歌边给歌手发红包,
还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歌桌旁玩耍。活泼的气氛吸引了许多路人和游客停下来观看。请注意,即使你站得很累,也不要坐在歌桌下的第一排空座位上,这是为“好兄弟”准备的。新加坡的中原节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庄严和寒冷,整个农历七月都充满了烟花舞。
投标晚宴
烧香烧纸祭奠结束,欣赏歌台上的表演,中元晚宴也开始了。食物丰富,对每个人都开放,可以免费使用。宴会中间将举行福品招标活动。主办方通常邀请娱乐圈的知名人士主持招标。据说标的福品大多是金色的,比如金龙或者黄梨,没有价值,但是最后的价格往往会比市场价高几倍。
投标人的目的是实施善行,获得良好的色彩,期待祝福,增加好运。投标收入主要用于慈善事业,甚至一些中原宴会也直接向生活贫困的人发放慈善礼品包。新加坡人尊重祖先,追求远方,倡导爱的传统,注重优秀的道德遗产氛围,散发出移民国家独特的文化魅力。
新加坡中元节有哪些习俗?与其他中国地区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