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节,又称死人节和7月半。中原节民间祭祖活动普遍开展。无论贫富,我们都应该准备酒、蔬菜和纸钱来纪念死者,以表达我们对死去祖先的怀念。唐代中原节的活动内容大致如下。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53034[/img]
崇拜祖先亡灵
唐代各种宗教盛行,世俗人和佛教信徒以7月15日为节日。道教认为,7月15日是地官清虚大帝赦罪的日子。从7月15日起,孟兰盆法会经常以百物供奉三宝。僧侣们经常在节日期间聚集在寺庙里,这不仅是祭祀,也是娱乐。
具体内容是白天去祠堂、祠堂摆酒食、斋果祭祖。7月15日,家里的长辈会带领子孙到牌位前祭拜,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保佑子孙后代繁荣。7月15日下午,祭祖达到高潮。
设置食物燃烛,享受无主冤魂
一般来说,“七月半”期间,家家户户都有“烧衣”、“烧香”推荐享受冤魂的习俗。在城市里,一般在家门口的墙脚下设一个盆,在里面烧冥币,在里面烧蜡烛,给各种各样的鬼魂和游魂,在里面烧衣服。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家里的成年人通常不让孩子出去,以免遇到不干净的东西,尤其是在晚上,当每个家庭“烧衣服”时,大多数人都害怕这样的事情。
超越新死亡灵
据说七月半阴间假期,鬼王开鬼门,人和鬼路开通。老鬼可以回家享受,而新鬼可以借此机会回到地狱。一般来说,家境富裕的人,通过“问仙”看到新亡灵现在缺少什么,然后在家里摆道场,会大大超越新亡灵。
“斋田头”、“祀田神”
这种习俗只在少数地区传承下来。它是一种次生的节日习俗,将古老的尝新赏神的习俗与中原节日习俗相结合。一般来说,农忙过后,长辈们会用晚米(或一年的新米)做饭,把桌椅放在月光下,把新鲜的橙子和苹果放在桌子上,这意味着品尝新的。
[img]53035[/img]
盂兰盆斋
中国从梁武帝时期开始,僧寺一年一度的孟兰盆香不绝于世,其规模和影响远远好于中原斋。据《唐六典》记载,“中尚署于7月15日进入盂兰盆。”可以看出,当时中元节进入盂兰盆已经成为宫中的一个例子。(孟兰盆经记载:目莲之母去世,列人轮回六道中的“饿鬼道”中,目莲用碗盛饭,向母亲走去。
食物没有人口,变成火炭,所以你不能吃。莲花大喊大叫,回到白佛,佛说:你的母亲犯了重罪,不是你所能做的,当你必须有10万和尚的力量。到7月15日,为了期待父母的困难,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在盆里,支持十大美德。后来,一些佛教信徒会见莲花拯救母亲的故事,在中原节“施饿鬼”,通常是扔馒头和洒酒,请地狱里的饿鬼吃饱饭。
放江灯
江灯一般来说源于玉兰盆斋和佛教的相关说法。江灯也可以说是玉兰盆斋的水陆道场。根据佛教的说法,死魂在轮回的路上要经历无尽的苦海和冥河。因此,在用玉兰盆斋的方式超越和释放死魂的同时,也要点灯照亮冥河,引导死魂平安渡过。据史料记载,唐代有放江灯的习俗。
唐代中元节有哪些习俗?和现在的节日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