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与其他书写材料相比,纸张表面光滑、白色、墨水、染色;宽,容词多,切割方便,制作各种类型;柔软耐折叠,可任意卷曲,便于携带和储存;使用寿命长,易于保存;造纸原料易于找到,价格低;用途广泛,可用于书写、印刷、包装材料等。这些无与伦比的优势,使纸张一经发明,就会经久不衰,并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世人所爱。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52629[/img]
造纸术首先传入毗邻中国的朝鲜和越南,然后传入日本。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不久,朝鲜和越南就有了纸张。朝鲜半岛的所有国家都学会了造纸技术。纸浆主要从大麻、藤条、竹子和麦杆中提取。大约在公元四世纪末,百济在中国人的帮助下学会了造纸,不久高丽、新罗也掌握了造纸技术。此后,高丽造纸技术不断提高,唐宋时期,高丽皮纸反向中国出口。越南人在西晋时期也掌握了造纸技术。公元610年,朝鲜和尚昙征渡海到日本,将造纸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王子。圣德王子下令推广全国。后来,日本人称他为纸神。
中国的造纸技术也传播到中亚的一些国家,并通过贸易传播到印度。
造纸术被误传为塔罗斯之战西传。根据杜佑《经行记》的记载,被俘工匠中没有造纸工匠。近年来,乌兹别克斯坦学者在他们的研究中指出,在乌兹别克斯坦战争之前,造纸技术通过拔汉首都浩罕和平地传给了撒马尔罕。造纸技术在10世纪传播到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埃及的开罗和摩洛哥。在造纸术的传播中,阿拉伯人的传播功劳不容忽视。
[img]52630[/img]
欧洲人通过阿拉伯人了解造纸技术。第一个接触造纸技术的欧洲国家是曾经由阿拉伯人和摩尔人统治的西班牙。1150年,阿拉伯人在西班牙的萨狄瓦建立了欧洲第一个造纸场。意大利第一家造纸场于1276年在蒙地法罗建成,生产麻纸。公元1348年,法国在巴黎东南部的特鲁瓦附近建立了造纸场。此后,法国建立了几个造纸场,不仅供应了足够的国内纸张,而且还出口到德国。
德国直到14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场。英国与欧洲大陆相隔,造纸技术进入较晚,15世纪才有自己的造纸厂。1573年,瑞典成立了最早的造纸厂,丹麦于1635年开始造纸,1690年成立于奥斯陆的造纸厂是挪威最早的造纸厂。到17世纪,欧洲主要国家都有自己的造纸业。
西班牙人移居墨西哥后,首先在美洲大陆建立了造纸厂,始于1575年。在独立之前,美国于1690年在费城附近建立了第一家造纸厂。到19世纪,中国的造纸已经传遍了五洲国家。
法国财政大臣杜尔阁曾希望利用驻北京的耶稣会教士来刺探中国的造纸技术,以解决欧洲纸张质量差的问题。乾隆年间,在清廷工作的法国画家、耶稣会教士蒋友仁将中国造纸技术的绘画送回巴黎,中国先进的造纸技术在欧洲广泛传播。1797年,法国尼古拉斯·路易斯·罗伯特成功发明了用机器造纸的方法。自蔡伦时代以来,中国人一直领先欧洲人近2000年。
造纸的发明和推广对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img]52631[/img]
1990年8月18日至22日,在比利时马尔梅迪举行的国际造纸历史协会第20届代表大会一致认为,蔡伦是造纸的伟大发明家,中国是造纸的发明国。据洛阳市地方史志编委会石建厚同志研究。位于洛阳汉魏故城郊区的郭氏(今魏书注:“纸氏”为“郭氏”,马涧河流经郭氏的河流在古代是“造纸河”,沿岸原有的“造纸河碑刻”已经损失。)
@ 造纸术沿着唐代-阿拉伯-欧洲的路线传播。
造纸对世界各国有什么影响?造纸是如何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