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五音十二律的内容是什么?黄帝发明的马是五音十二律吗?

黄帝喜欢音乐节奏。他命令他的乐官灵伦发明并制定五音十二律,并引导灵伦用竹管制作中国古代最早的管弦乐器。他还发明了乐器“鼓”,为中国古典音乐的萌芽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汉族音乐律学名词五音十二律是古代的定音方法。五音,即宫、商、角、征、羽。“五音”最早出现在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十二律,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阿姨洗、仲吕、瑞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发音原理

声学中的声音水平(如西方音乐中的唱名Do)、Re、Mi、Fa...)指与物体振动的频率。当我们选择一个简单的物体来固定音高(如竹管、丝弦)时,它的频率与它的长度成反比。如果物体的材料固定,长度越长,声音越低。

[img]51555[/img]

此外,当长度减半时,频率将变为原来的两倍;当长度增加到原来的两倍时,频率将成为原来的一半。我们将这一特殊比例的两倍数定义为“八度音”。“三分损”(长度变为原来的2/3)和“三分益”(长度变为原来的4/3)是“八度音”的关系(4/3是2/3的两倍)。因此,我们可以从9981的长度出发,试算上述通过“三分损益”获得的长度,并获得十二律∶

黄钟∶81;

林钟(黄钟三分损而来)∶81*2/3=54;

太簇(林钟三分益)∶54*4/3=72;

南吕(来自太簇三分损)∶72*2/3=48;

姑洗(南吕三分益)∶48*4/3=64;

应钟(由姑娴三分损而来)∶64*2/3=42.6667;

瑞宾(来自应钟三分钟)∶42.6667*4/3=56.8889;

大吕(来自瑞宾三分益)∶56.8889*4/3=75.8519;

夷则(由大吕三分损而来)∶75.8519*2/3=50.5679;

夹钟(由夷则三分益而来)∶50.5679*4/3=67.4239;

无射(三分钟损坏)∶67.4239*2/3=44.9492;

中吕(来自无射三分益)∶44.9492*4/3=59.9323;

[img]51556[/img]

清黄钟(黄钟高八度音,由仲吕三分损而来)∶59.9323*2/3=39.9549。

我们注意到,最后一个“清黄钟”的长度为39.9546,与直接取“黄钟”长度的40.5的一半还有一个小差距,这就是“黄钟无法恢复”的问题。连续12次2/3或4/3后,最终值无法达到原始值的1/2。

另外,如果在定律中不断使用三分损益的操作,最终会出现无穷无尽的小数,在实际生产中容易产生误差。然而,在现实中,准确性(Percision)与精确度(Accuracy)绝对有它的极限,经过十二次三分损益,已经可以形成一个(不完美)的音阶循环。这就是为什么以“12音阶”为主流的中西音乐理论不约而同地发展起来的原因。之后会出现不同的改进或修正方法,如纯律和十二平均律。

根据以上计算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史记.律书》中的文字来发现抄录错误。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律书》中的“七分”等文字,被误写为“十分”。因此,原文中的黄钟“八寸七分一”为“八寸十分一,81分”是合理的。将古音十二律与史记的文字记载进行比较,并附上与西方“参考音名”和“十二平均律误差”的计算。


五音十二律的内容是什么?黄帝发明的马是五音十二律吗?五音十二律的内容是什么?黄帝发明的马是五音十二律吗?

,,,,,

  • 禹是如何改变禅让制让自己的儿子启继承帝位的
  • 禹的父亲——鲧,却是一位失败了的英雄,相传鲧曾受尧指派,负责治理洪水,他用筑堤挡水的办法,试图堵住洪水,但堤坝坍塌,造...

  • 揭秘:颛顼和黄帝有何关系?颛顼是什么死的
  • 颛顼是谁: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本名乾荒,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

  • 炎帝大约生活在多少年前?炎炎帝活了多少岁
  • 炎帝,上古时期一个姓姜的部落对他们首领的称呼,一般是史书上记载的炎帝是最后一任炎帝榆罔。炎帝多存在《山海经》等神话故...

  •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人物:伏羲氏和女娲氏
  • 伏羲画八卦的故事伏羲大帝是中华历史上一位很伟大的上古帝王,他统一了整个华夏民族,教会了人们很多东西,让人们拥有了可以...

  • 疯狂的发明家黄帝:他依靠许多发明战胜了蚩尤
  • 在涿鹿之战中,黄帝能够及时快速地发明指南车,最终击败蚩尤,这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从数据来看,黄帝有一支发明天赋非凡...

  • 夏桀是如何断送夏朝政权的?是他自作自受吗
  • 夏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他残暴不堪,断送了夏朝政权。夏朝百姓们,常年生活在夏桀的残酷压榨之下,对夏桀恨之入骨。百姓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