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贵州省的起源整理出来给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快来看看吧。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省会贵阳,位于中国西南,东为湖南省,南为广西,西为云南省,北为四川省和重庆市,国土面积17.6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8%,截至2019年底,常住人口3622.95万。
贵州以贵山命名,因贵州古称黔中,故称黔中。
[img]51469[/img]
春秋前,贵州黔东北地区属荆楚,其余地区一般称为南蛮,部落众多,以其著称的国家而闻名。
从战国晚期到西汉初年,夜郎是西南夷各部最强大的地方割据政权。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盟出使夜郎。谈判后,夜郎侯同意在其所在地设立县。夜郎县和兰县于公元前126年成立。公元前111年,位于县。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县制最终在夜郎地区建立。
三国时期,西南大部分地区属于蜀汉政权,贵州属于福县、朱提县、兴古县、江汉县、涪陵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在贵州境内,除了县外,偏远地区还分为朱提、江汉等县。
隋朝时期,贵州省东北地区分为黔安县、元陵县,位于贵州省县、明阳县。
唐代,贵州地区实行经制州与羁绊州并行的制度,贵州建设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设的羁绊州有矩州、蛮州等。
[img]51470[/img]
宋朝时期,贵州地区以贵州路为主,其他地区分别隶属于贵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
公元974年,由当地领导人普贵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他的书中有一句话“贵州只有贵州,远在荒”,这是这个地区以贵州的名字最早的记载。
元朝时期,贵州地区遍布土司制度,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三行省。
明朝时期,贵州布政使司成立,贵州省正式成立,是贵州命名的开始。
清朝时期,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县被改为贵州。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十五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
[img]51471[/img]
截至2019年底,贵州省辖6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52个县、11个自治县、9个县级市、15个市辖区、1个特区。
贵阳、遵义、六盘水、安顺、毕节、铜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省是如何命名的?探索贵州省历史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