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好江苏省的由来,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快来看看。
江苏省,省会是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和长江下游,东部是黄海,东南毗邻浙江省和上海市,西部是安徽省,北部是山东省,占全国总面积的1.12%。
截至2019年底,江苏省常住人口8070万,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江苏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拥有13个城市,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城市,是所有地级市中唯一一个进入百强城市的省份。改革开放后,江苏省GDP多年来在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广东省。
[img]51433[/img]
夏商周时期,江苏北部属于东夷和淮夷,江苏南部属于勾吴。夏朝时,世界分为九州,江苏属于九州中的徐州和扬州。从商朝后期到西周,江苏有两个诸侯国:徐国和吴国。
春秋战国时期,江苏分别属于齐国、鲁国、宋国、吴国、楚国等。秦国统一六国。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实行县制。江苏长江以南的地区属于会稽县,长江以北的地区属于东海县和泗水县。
西汉初期,实行县国并行制度。江苏先后分为楚、荆、吴、广陵、泗水等国。东汉时期,江苏长江以南的地区属于扬州刺史部,长江以北的地区属于徐州刺史部。三国鼎立时期,属于东吴、曹魏两大政权。
西晋时期,江苏长江以南的地区属于扬州,长江以北的地区属于徐州。东晋和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频繁。淮河是江苏的边界,淮河以南的政权属于南朝,淮河以北的政权属于北朝。
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中原混战。为了避免战争,北方士族向南迁移,其中南迁最多的地区是江苏。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政权定在江苏南京。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后人又称南京为六朝古都。
[img]51434[/img]
隋朝成立后,隋文帝时期,县的制度被废除,改为州县二级制。江苏有苏州、常州、江州、润州、扬州、方州、楚州、邳州、泗州、海州、徐州。隋朝杨帝时期,所有州都改为县,实行县二级制。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唐太宗时期,全国分为河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十条道路。唐玄宗时期,全国分为15条道路,江苏分别属于河南道、淮南道和江南东道。
五代十国时期,徐州先后属于梁、唐、晋、汉、周五个中原政权,苏州属于吴越钱氏,其他州属于杨吴、南唐政权。
北宋时期,江苏属于两浙路、江南东路、淮南东路、京东西路、京东东路。北宋灭亡后,金人占据淮河以北,南宋占据江南和淮南。
元代实行省制,江苏地区分为江浙行省和江南江北行省。
明朝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定都应该是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江苏地区叫直隶。明朝成祖朱迪时期,他迁都北京,把京师改为南京,成为陪都,把直隶改为南直隶。
[img]51435[/img]
清初,南直隶管辖的地区改为江南省。康熙时期,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江苏省管辖江宁府(今南京)、苏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今上海)、扬州府、淮安府。江苏的名字来自江宁府和苏州府,这两个府的首字合并得名。
太平天国曾在南京建都,称天京。清朝灭亡后,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1927年,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定都南京,江苏省省会改为镇江。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入侵中国时,首都南京沦陷后,在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日军入侵中国进行了6周的大屠杀,死亡人数超过30万。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1949年6月,江苏省全部解放。1953年,这三个省级行政区合并恢复江苏省,省会位于南京。
1958年3月至1959年1月,嘉定、宝山、上海、松江、金山、川沙、南汇、奉贤、青浦、南通崇明县等江苏省松江专区9县先后归上海市管辖。
[img]51436[/img]
截至2020年,江苏省共管辖13个地级市、55个市、22个县级市、19个县,共96个县级区划。共有503条街道、718个镇、39个乡、1个民族乡,共有1261个乡级区划。
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台州、宿迁等13个地级市。
其中,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被称为苏南,扬州、台州、南通被称为苏中,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被称为苏北。
江苏省是如何命名的?探索江苏省历史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