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许多人的思想非常迷信。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非常关注自己死后的坟墓。他们觉得死后,他们去了阴间。无论是普通人还是贵族,他们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坟墓,还有陪葬品,尤其是贵族。他们的坟墓前有很多陪葬品,他们有陪葬品,一定是为了防止一些小偷在这些贵族的坟墓里“留下一只手”。特别是皇帝的陵墓,他们陵墓的陪葬品一定很好,价值不可估量,里面有很多机关,不会让这些盗墓者轻易成功,那么古代皇帝下葬后,最后一个工匠是怎么出来的呢?原来他们都有“留一手”。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51254[/img]
事实上,早在秦朝,皇帝们就已经开始知道如何提前为自己准备安息。当大多数皇帝第一次登上王位时,他们毫不犹豫地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花了十多年到几十年的时间来选择和建造他们的陵墓。虽然不同朝代皇帝的葬礼仪式不同,但综上所述,皇帝葬礼的过程大致包括:选择皇帝葬礼日期、做法、埋葬皇帝遗体、埋葬宫女和岳父、封闭陵墓、安排人员守卫陵墓。
以离我们更近的清朝为例,皇帝的葬礼从棺材的选择开始,听说皇帝的棺材也特别精致,必须是云南金楠木,棺材刷7749漆,皇帝死后开始选择吉祥的葬礼,然后开始举行法律和吊唁活动,实际上是皇帝的跪拜仪式。到了安葬的吉日,庞大的丧葬队伍会把皇帝的遗体抬到皇陵下葬。我相信看过古装剧的朋友们可以想象这个巨大的场景。
[img]51255[/img]
其实正式的仪式是72人先把棺材抬出东华门,按照清朝的制度,64个祈祷旗人走在前面,高举万民旗伞;然后是皇帝的卤水仪仗队,大约有1600人,举着各种武器、旗帜和各种纸扎,浩浩荡荡,非常强大。其中最重要的作用是抬棺材的杠夫。每班有128人,轮流三班抬棺材。他们要做的就是防止棺材落地。棺材后面还会跟着全副武装的八旗兵、文武百官、皇室亲戚等。汽车和轿车可以说非常像我们目前的阅兵式。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场景只是冰山一角。
当你到达皇陵时,当你把皇帝的棺材放好,所有的仪式都完成后,制作这座坟墓的工匠将完成封墓。据说工匠们发明了一种“自来石”,即利用杠杆原理自动关闭一整块大石头后,石门另一侧会有物品自动掉下来挡住石门。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可靠。后来,工匠们发明了一种“拐杖钥匙”的封门方法,不仅可以让工匠们安全离开,还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
众所周知,皇帝的陵墓自然有许多陪葬宝藏。当然,他们必须防止盗墓者。封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们甚至毫不犹豫地杀死了所有建造坟墓的工匠,也无法泄露陵墓的具体位置。
古代皇帝被埋葬后,负责封土的工匠是怎么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