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禽选木而栖,贤臣选主而侍。乱世时,会出现一些智谋超群的顾问,他们帮助明主战胜世界。俗话说,野心不在年高。对于一些牛人来说,如果遇不到心中的明主,他们宁愿选择隐居一辈子,也不愿随便找人投奔。这也是他们做人的原则,也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一些谋士早早成名,二十多岁就闻名于世。比如诸葛亮,三国大牛,二十七岁就开始和刘备混在一起,一直在南阳卧龙岗种地;西周英雄姜子牙虽然天赋出众,但一直没有施展。直到八十多岁,他才受到周文王姬昌的赏识。他以前开过酒馆,买过牛肉。
[img]50470[/img]
据史书记载,明朝开国谋臣刘伯温于公元1360年来到应天,成为朱元璋最重要的谋士,协助朱元璋开创明朝。刘伯温出生于公元1311年,也就是说,他出山时已经50岁了。按照当时的平均年龄,刘伯温已经老了。很多人都有疑问。刘伯温出山前在做什么?
[img]50471[/img]
刘伯温出生在浙江省青田县。他的家庭很好。他的父亲是当地著名的商人,家里有很多田地。当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亲自教他阅读和写作。据说他有一眼十行的能力。八九岁时,他可以熟悉四本书和五本经典,甚至达到出口的程度。11岁时,他参加了儿童考试,并轻松地参加了学者考试。
刘伯温的父亲很高兴看到他的儿子如此有能力,安排他去政府学习,并对他说:“伯温,你必须努力学习,将来进入学士学位,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名官员,荣耀祖先的责任就会给你。”后来,刘伯温无意中接触到了《周易》、六甲天书等书籍,并痴迷于此,自学占卜、算卦等知识。
平时没事的时候,刘伯温喜欢给朋友算一个卦,基本上从来没有算过,所以被称为孔明活着。刘伯温非常崇拜两个人,一个是张亮,另一个是诸葛亮。他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幅诸葛亮的肖像,挂在床头,睡觉前会崇拜。公元1333年,22岁的刘伯温考上了进士,但由于当时世界上发生了战争,他没有获得官职。
几年后,朝廷命令刘伯温为江西省高安县城。在他当官期间,他不怕权力,根除了许多贪官和地主,赢得了人民的爱,但也冒犯了许多人,最终被迫辞职回家。从那时起,刘伯温就跟随偶像诸葛亮,过着隐居的生活,遇到了许多隐士,并研究了《孙子兵法》、《太公兵法》等兵书。
[img]50472[/img]
朱元璋听到刘伯温的名字后,立即派人邀请他到应天,但他担心自己只是一个虚假的名字,决定亲自测试自己的才华。刘伯温首先分析了当时世界的总体趋势,并告诉朱元璋敌人的优缺点。随后,朱元璋发布了一个联盟:“天下口,天上口,旨在吞下吴。”刘伯温对下一个联盟说:“人中王,人边王,意图全力以赴。”朱元璋称赞道:“我的儿子房也是。”
刘伯温出山协助朱元璋,五十岁前是以什么为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