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更其阵,抽其劲旅,待其自败,然后乘之①,曳其轮也②。
【注释】
①这个计原语,包括众家的诠释,只指兼并联盟,很荒谬。这个计的目的不是独一无二的,读者可以自己度过。
②牵其轮还说:“易经·既济”。既济,卦名,本卦为异卦重叠(离下坎)。上卦为坎为水,下卦为离为火。在水火上,水势压倒火势,救火成功,所以卦名“既济”。既然,已经;经济,成功。本卦《象》第九句话:“牵其轮,义无愧。”意思是拖着车轮,车就不能运行了。
【按语】
阵列纵横,天衡为梁,地轴为柱。梁柱以精兵为基础,所以如果你看它的阵列,你就会知道精兵的全部。在与其他敌人作战时,他们经常更换自己的阵列,秘密更换自己的精兵,或者代替他们为梁柱;势成阵塌,所以他们也有自己的士兵。而这个敌人击中了他敌人的第一个策略。
[img]49465[/img]
【解义】
偷梁换柱是指偷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到欺骗的目的。“偷天换日”、“偷龙换凤”、“调包计”都是一样的意思。
【出处】
秦始皇称帝,自以为江山统一,是子孙万代的家业。然而,他认为自己身体健康,从未设立过王子,并指定了继任者。在宫殿里,有两个强大的政治集团。一个是长子扶苏、蒙田集团——小胡亥、赵高集团。扶苏恭顺善仁,为人正派,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泰始皇本来打算立扶苏为王子,为了锻炼他,派他到著名将领蒙田驻守的北线为监军。小胡亥,早就被宠坏了,在宦官赵高的教唆下,只知吃喝玩乐。
[img]49466[/img]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附近),突然一病不起。这时,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即将到来。于是,他迅速召唤丞相李斯,要求李斯传达秘诏,立扶苏为王子。宦官头儿赵高当时负责玉玺和起草诏书。赵高早就有野心了,看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故意扣押秘诏,等待机会。几天后,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广宗县)死亡。李斯怕王子回来前政局动荡,秘不发丧。赵高特去找李斯,告诉他皇帝给扶苏的信还扣在我这里。现在,我和你可以决定谁是王子了。狡猾的赵高又向李斯解释了利益,说,如果扶苏成为皇帝,肯定会重用蒙田,到那时,宰相的位置你能坐稳吗?一席话,说得李斯果然心动,两人合谋,制造假诏书,赐死扶苏,杀死蒙田。赵高没有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梁换柱的手段,把昏庸无能的胡亥扶为秦二世,为自己未来的专权打下基础,为秦朝的灭亡埋下祸根。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偷梁换柱简介,它来自哪个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