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重的战车只适合在相对平坦的地方战斗,在复杂的地形下运行非常不方便,许多步卒无法对付奔驰快速、灵活的骑兵。下面是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来看看!
当赵武灵王在战国时期即位时,赵国正处于国势衰落时期,甚至像中山这样的邻国也经常来入侵。在与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经常被打败,将军被俘,城市被占领。赵国看着被别国兼并。特别是赵国在地理位置上,东北与东胡相连,北与匈奴相邻,西北与林胡、建筑麻烦。这些部落以游牧为生,比骑马射箭长。他们经常以骑兵入侵赵国边境。
[img]49321[/img]
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装方面有一些特殊的优势:穿窄袖夹克,日常生活和狩猎更方便;骑兵和弓箭比中原兵车和长矛更灵活。他的对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像鸟一样来来去去,这是今天的快速反应部队。没有理由和这样的部队一起在战场上驰骋。”
雄心勃勃、使赵国强大的武灵王,对胡人骑兵的优越性有着真正的认识。他认为用骑射改装军队是强兵的道路,所以他慢慢地对将军楼说:中国被强敌包围着。我该怎么办?“我想胡说八道”。
因此,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在邯郸城提出了“穿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
由于胡服的实施,赵国建立了一支以骑兵为主体的军队,其在战争中的作用立即显示出力量。就在行胡服的第二年,赵国向侵略赵国已久的中山国发动进攻,直至宁佳(今河北省获鹿县北部)。又西攻胡地,到榆中(今内蒙古河套东北岸地区),“辟地千里”,林胡王向赵贡献良马求和。赵武灵王让代地相赵固专主管占领的胡地向内地提供骑兵。
[img]49322[/img]
21年(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分三路大军攻打中山国,夺取丹丘、华阳、猫之塞、石邑、封龙、东垣等中山国。赵军停止了攻击。赵武灵王决心摧毁中山,并于23年和26年再次攻击中山。到了赵惠王三年(公元前296年),他终于摧毁了中山,把中山王搬到了皮施(今陕西绥德县东南)。
赵国不仅加大了对中山的攻击力度,还攻击了北方的匈奴侵略者,“从北到燕,代”。向西林胡和建筑用兵,到达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
可以说,经过“胡服骑射”改革,赵国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春秋战车是怎么消失的?最后被什么兵种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