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朱元璋是最勤奋的皇帝之一?他不怕增加工作量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奋的皇帝之一。他从不害怕增加工作量。从登基到死亡,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他在遗诏中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记载,洪武十八年(1385)9月14日至21日,8天内,朱元璋审批阅读了1660件内外各司奏札,处理了3391件国家事务计划,平均每天阅读200多件,处理了400多件国家事务。仅此一端,就能想象他有多勤奋,下面就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9152[/img]

在历代皇帝中,朱元璋的节俭也堪称登峰造极。当了皇帝后,他每天早餐,“只用蔬菜,加豆腐”。他用的床,上面没有金龙,“和中人之家卧榻没什么区别”。当他命令工人为他制造汽车和轿子时,他应该用铜代替所有应该用金子的地方。朱元璋还命人在宫中开一片荒来种菜吃。洪武三年(1370)正月的一天,朱元璋拿出一张被单传给大臣们。大家一看,都是用小丝拼接而成的百纳单。朱元璋说:“这件衣服遗了,用缉为被,犹胜也遗弃了。”

朱元璋也非常珍惜民力,提倡节俭。即位后,他在应天修建了一座宫殿,只是为了坚固耐用,而不是为了巧妙和华丽。他还让人们在墙上画了很多历史故事来提醒自己。按照惯例,朱元璋使用的汽车舆论、器具和其他东西应该用黄金装饰,朱元璋下令用铜代替。主管官员报告说,他不能用很多黄金,但朱元璋说,他并不吝啬这些黄金,而是提倡节俭,他应该是一个榜样。

[img]49153[/img]

在朱元璋积极措施的推动下,农民生产热情高涨。明初农业发展迅速,元末农村破碎景象发生变化。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明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朱元璋的养生政策巩固了新王朝的统治,稳定了农民的生活,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朱元璋认为,“安全治乱,在于能否谨慎。“自过去有国家的人,没有不以勤而兴,以逸而废。勤与逸,理乱盛衰也系。他还举了元世祖和元顺帝一正一反两个例子来证明:“昔元世祖东征西讨,混一华夏,能勤于政事。至顺帝偷懒荒淫,天厌人离,然后丧亡。“既然勤奋与否有如此重要的关系,每个官员都应该认真思考,给予足够的关注,不能粗心大意。

[img]49154[/img]

他多次训诫各级官员要兢兢业业,克勤克慎,要“居安思危,处治思乱”,不要贪图安逸和工作。他对自己也有同样严格的要求,他认为:“人君体天之德,孜孜不倦,则事日修。若怠惰奢肆,则政衰教放松。朱元璋在勤奋政治方面确实起到了榜样作用。他即位后,总是兢兢业业,亲自临朝预政,不仅日视三朝,还“时召大臣在便殿裁决妾政”。据《天皇玉牒》记载,他“四鼓而兴,未明而朝,日光开始罢。

稍微和诸儒讲经史,下午复听政,甚至昏昏还宫。降寒甚暑,不尝少变。身体或不豫,也强出视朝。凡有陈论者,无论谦卑,都会被引用。四夷有小警察,则终夜不眠,深思消患之宜”。朱元璋自己也说:“自从我即位以来,我一直在努力鼓励自己,未旦即将到来,有时还会回宫。晚上不能坐在座位上,穿上衣服,或者仰望天空,看到一颗星星失去次数,即忧虑,或者衡量民事,有一个速行者,第二笔记,等待送货”,真的达到了忘记吃饭和睡觉的地步。


为什么朱元璋是最勤奋的皇帝之一?他不怕增加工作量为什么朱元璋是最勤奋的皇帝之一?他不怕增加工作量

,,,,,,,,

  • 明仁宗朱高炽是怎样登基称帝的?朱高炽简介
  •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65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

  • 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之后又是怎么消灭张士诚的
  • 张士诚早年贩卖私盐为业,元末发动盐徒起义,于1354年在高邮称诚王,建国号为周,建元天佑,1356年,建都平江,消灭陈友谅后...

  • 揭秘:明朝真正让朱允炆失去江山的人是谁?
  • 说到方孝茹,我们会立刻想到一个词——忠臣。作为建文帝的得力助手,他为建文帝的失败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作为一个资深儒家...

  • 揭开朱元璋的吃口 小时候挨家挨户讨豆腐吃
  • 朱元璋和“珍珠玉白玉汤”的故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名字。有点不同的是,在著名相声演员刘宝瑞的单口版中,他在去世的路...

  • 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微末开始 亲手给死贪婪的女婿!
  • 一、疾恶如仇,执法如山 朱元璋是一个有爱有恨的人。从他惩治腐败官员的法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腐败官员的怨恨:一旦...

  • 永安公主与朱棣是何关系?永安公主是怎么死的
  • 永安公主朱玉英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女,生于公元1377年,母亲是仁孝文皇后徐氏。洪武二十八年。袁荣被选为燕府仪宾,后来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