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于汉长安城东南建新城,名大兴城,位于今天的西安城东、南、西。也就是唐朝的长安城。隋朝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老城,久经战争破碎。而且宫殿形状狭窄,无法满足新建统一国家都城的需要。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48143[/img]
此外,几百年来,城市污水沉淀,难以泄漏,饮用水供应也成为一个问题。因此,杨健放弃了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选择了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的新址。
开皇二年(582)正月,命于文凯设计建设新城大兴城,次年3月竣工。于文凯参照北魏洛阳城、东魏、北齐叶都南城,将龙首原以南的六条高坡视为乾之六卦,作为长安城总体规划的地理基础。
六坡它是大兴城的骨架。宫殿、政权机关和寺庙都很高,与普通居民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除居民区外,冈原之间的低地开辟了引水渠道,挖掘了湖泊,增加了城市的水域。大兴城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增加立体空间,更加壮观。
大兴城的平面布局整齐统一,形状为矩形。全市由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组成,东西对称布局完全采用。外郭城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8.8%。居民区的大幅扩张是大兴城建筑整体设计的一大特色。
[img]48144[/img]
在此之前,从秦汉到南北朝,都城的城市格局没有规章制度和布局。宫殿、官署和住宅交错相处,非常混乱。到达大兴城后,都城的平衡对称格局开始形成,街道整齐统一,南北交错,东西对称,街道有序。宫殿、城市和住宅相对分开,边界清晰,安全实用。
杨迪皇帝继位后,先后挖掘南北大运河,用水路连接大兴城。杨迪皇帝大业九年(公元613年)开始筑外郭城部分城墙,至此基本形成了城市的整体格局。
唐朝继续在这里定都,更名为长安。此后,大明宫、兴庆宫等宫殿在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年间进一步修建和完善。
唐代长安城的经济文化在唐玄宗开元时期发展迅速。盛唐时期,它已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国际大都市。盛唐时期,城墙户籍人口通常为50万,盛唐时期,城市人口达到100万。安史之乱后,它衰落了。
[img]48145[/img]
763年,唐代长安城被吐蕃占领15天。晚唐时,黄巢攻入长安,在黄巢军与唐军的战斗中,城市遭到严重破坏。
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劫持唐昭宗,拆除宫殿,将屋木一起运走。后来驻扎在长安的佑国军节让韩健觉得城市广,人稀,不利于防守,于是改建了城市,缩成了“新城”,也就是五代、宋、金、元的长安城。到目前为止,有306年历史的隋大兴城或唐长安城已经被废弃。
大兴城:隋文帝命令宇文恺设计建造唐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