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在古代主题作品中看到,男人和女人都有优雅而纤细的头发,不仅美丽,而且增加了气质,甚至成为古典美的象征。那么古人是如何照顾他们的头发的呢?你真的一辈子都不理发吗?
@ 古人非常重视孝道,他们的身体、头发和皮肤都是父母留下的。《孝经》里有一句云,“父母不敢损伤身体和皮肤,孝之始也”。自然要体谅父母爱孩子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伤害,这就是孝道的开始。在古代,按照规则,男女都要留长发。此外,古代中医还认为头发不仅是气和血,而且不是头发作为可有可无的部分,而是通过气和血与身体相连,柔软和黑色的头发也是健康的象征。
[img]46888[/img]
既然如此,古人真的不理发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头发不再是一种修饰,而是一种负担,太长的头发不仅很难照顾,即使头发可以扎起来,男人的胡子不修剪估计甚至吃困难,而是放弃本质。所以,虽然不能损伤头发,但其实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真正实施的时候会放松很多。大多数古人都需要修剪头发。古人认为长发和腰部可以修剪。当然,总的来说,它们仍然是长发。此外,修剪头发是一件大事。我们必须选择一个好日子,剪掉的头发应该被收集或烧掉,以显示我们对祖先的尊重。
[img]46889[/img]
虽然古人修发,但短发不会出现,古人的发型也与现代人大不相同。事实上,长发飘飘的形象并不少见,古人到了15岁,就要把两边的总角解开,重新扎成一束。到了20岁的时候,就把头发卷成发髻,然后用头巾包起来,或者戴上“冠”,也就是帽子。在古代,女性通常在15岁以后卷起头发,用发髻挽住头发,这意味着她们已经成年了。
虽然我们现在不再流行长发,但古人对孝道的关注和理解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面对许多传统,我们不应该持有绝对的是非观,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古人是怎么照顾头发的?他们真的一辈子都不理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