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公主李仙辉是唐高宗李志和武则天皇后的孙女,也是中宗李贤的第七个女儿。他死于公元701年,年仅17岁。他第一次葬在河南洛阳。公元706年,他搬回长安陪葬乾陵。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关于公主死亡的经历,《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都有明确的记载。当时武则天年事已高,许多政事委托张易之兄弟办理。邵王李重润和妹妹永泰郡主、郡主丈夫魏王武延基在背后偷偷谈论张易之,被张发现后,起诉武则天。武则天怒气冲冲地逼着他们三个自杀。因为三部正史把整个事情写得很清楚,@ 永泰公主死于李重润案,历史学家一直没有异议。
[img]46712[/img]
然而,自1960年发掘永泰公主墓并出土公主墓志铭以来,一些学者逐渐对公主的死因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史书和志文的记载有很大的不同,史书对李重润案的记载有很多违反。比如关于李重润、李仙蕙、武延基的死亡时间,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各不相同,有的记年,有的记年,有的记年,有的记年,有的记年,有的记年,有的记年,有的记年,有的记年,有的记年,有的记年。
因此,他们推断永泰公主不是同时被武延基杀害的。另一个例子是关于李重润案中被杀的人数。三本史书中也有三个人、两个人和一个人。关于三人死亡的方式,三本史书中有“棍棒杀戮”、“都逼自杀”、“令自杀”、“得罪吊死”、“缢杀之”、不同的记录,如“杀”。
结合以上三个疑点,再加上永泰公主墓志铭上的“珠胎毁月,怨十里五香”;琼萼凋春,怨双童的秘药”和“自蛟丧雄,鸾愁孤影,槐火未移,柏舟空”等字样,学者们推断,李重润案并没有影响到永泰公主。丈夫吴延基死后,她仍然孤独地生活,最终导致她死亡的原因是难产。龙门石窟奉贤寺的卢舍那佛是在武则天时代修剪的。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同意上述观点,也有学者坚持正史,认为永泰公主确实被武则天杀害。在他们看来,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在三人死亡时间的记录上只有细微的差别,没有年、月、日的混乱和矛盾。而且,通过计算,史书记的三人死亡时间(九月仁申,即九月初三)与墓志所记永泰公主的死亡时间(九月初四)相距仅一天,不能推断公主与李重润没有同时死亡。
[img]46713[/img]
至于死亡人数,三本史书的记载会有所不同,因为同一事件多次出现在一本书中。为了写作的需要,作者有主次和详细的安排。@ 这不能说是历史书之间的相互违反。至于三个人的死亡方式,虽然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但被杀是一致的,除了“棍子杀死”,其他记录都是自杀的方式。
他们还认为,唐朝有一种习惯,即罪犯在法律之外先决杖。至于死刑,唐代也有先决杖后行刑的习惯。@ 李重润在被武则天命令自杀之前,以大逆之罪决杖,符合当时的国情。从小被宠坏的李重润,很可能经不起棍子打的痛苦,在行杖刑的时候就死了。因此,“令自杀”和“杖杀”并不矛盾。
排除上述疑点,下一个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史书的记载与墓志铭的记载不同?学者们认为这与当时墓志铭作者的处境有关。给被杀死的死者写墓志,如果直接写死因,往往会给死者及其家属、后代带来尴尬,特别是受害者和他们是同一时代的人,昂贵的公主,如果写得不好,不仅涉及整个皇室的面部问题,很可能他们的头不能保证,作者只能避免重量轻,巧妙地避免死亡的真正原因,或关键原因。
永泰公主难产可能是真的。毕竟她当时才17岁,身心发育可能还不完善。而且,根据出土的永泰公主的尸骨,她的身材也很娇小。但不能断定她的死与武则天无关。也许她是通过武则天明或黑暗的手段堕胎而丧生的。相反,难产只是永泰公主死亡的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祖母武则天的迫害。
[img]46714[/img]
出乎意料的是,墓志铭的出土会使原本清晰的历史变得复杂和混乱。永泰公主为什么会死,可能要等学者更有力的论证才能揭开谜团。
永泰公主是怎么死的?和祖母武则天有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