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国古代一个强大的朝代,“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都发生在这个朝代,明朝是当时世界上影响力很大的国家。然而,明朝(中国)也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国家,它很少“欺负”包括一些弹丸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不仅如此,这些弹丸之国还可以通过“朝贡”从中国获得大量的奖励和贸易利润,这让人感到困惑。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5300[/img]
为什么明朝(中国)这么“懦弱”?原来这一切都源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留给后人的遗训——“皇明祖训”。在这次遗训中,朱元璋列出了15个“不征之国”,并给出了他为什么不征服这些国家的原因。这个名单是这样的:
东北:朝鲜国(今朝鲜、韩国)
正东偏北:日本国(今日)
正南偏东:大琉球国(今日冲绳)、小琉球国(今中国台湾)
西南:安南国(今越南北部)、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南部)、苏门答拉(今苏门答腊岛八昔)、西洋国(今科罗曼德尔海岸)、爪洼国(今爪哇岛)、亨国(今马来半岛)、白花国(今苏门答腊岛西北部)、三弗齐国(今苏门答腊岛巨港)、渤泥国(今文莱)。
乍一看,它们都是明朝的邻国,可以看出朱元璋对邻国的态度非常友好。但仔细一看,这些邻国位于明朝的东方或南方,朱元璋对北方和西方邻国的态度变得强硬,这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接下来,让我们仔细分析这些不合格国家的特点。
不征之国按方向分布,顺时针排列,先北后南,似乎不分顺序,但从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影响来看,这个顺序似乎恰到好处。
1、朝鲜
朝鲜一直在与中国和解,这取决于中国的内部变化。例如,北宋强大,高丽(朝鲜前身)与契丹战斗;契丹强大,高丽与女真战斗;女真强大,高丽与南宋断绝关系;蒙古强大,高丽与女真战斗。朝鲜生活在这种裂缝中,并在中国的内乱中逐渐发展壮大。
[img]45301[/img]
为什么中国不直接吞并朝鲜半岛?杨迪皇帝就是一个例子,费力不讨好。到了朱元璋的时候,因为北方有强大的北元,大明不想和朝鲜翻脸,而是拉拢它与自己合作。朝鲜很自豪。
2、日本
就连朝鲜也让大明头疼。大明怎么能照顾日本呢?更不用说征服日本了,沿海的日本海盗都让大明感到不安。难怪大明会实施海禁,从此走上了封闭锁定国家的道路。
3、琉球
琉球和日本都是大明心目中的岛国,难以控制,最好保持距离。
4、安南、占城
安南和占城都不是好茬。连元朝都找不到便宜货。大明为什么要去浑水?要知道,忽必烈打安南不顺,导致江南内乱和征日计划流产,得不偿失。
5、南洋诸国
南洋国家现在是东南亚国家。对于大明来说,它们是良好的商业伙伴和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渠道。它们是互利的。没有必要与他们的关系僵化或征服他们。还是那句话:得不偿失。
朱元璋列出这15个“不征之国”并不意味着他害怕。这是一种政治策略。朱元璋已经知道中国的主要症结在哪里。只要主要矛盾得到解决,明朝就能长生不老。
朱元璋也预料到,子孙后代中一定有几个会膨胀,怕他们做傻事,动摇国本,就立这个遗训,希望他们时刻保持克制和冷静。
不得不说,朱元璋对中国历史的研究非常透彻,明朝持续了近300年。不幸的是,时事正在变化。一个死板的遗训怎么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新世界?当明朝关闭锁国时,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的粉墨出现了,之后世界格局开启了新的序幕..
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遗训中列出了哪些[不征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