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秦蜀县太守李冰采用了什么原始方法?最后修建了[五尺道]

五尺路是中国战国时期建造的连接中原、四川和云南的通道。秦蜀县太守李冰采用积薪烧岩的原始方法,开辟了这条路。因为路宽五尺,所以叫“五尺路”。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简介

从蜀南到博道五尺道(今四川宜宾)、朱蒂(今云南昭通)去滇池,因为路宽只有五英尺,所以历史上被称为“五英尺路”。虽然这条路很窄,但它和秦始皇在全国其他地区修建的50步的“驰道”一样重要。它是云南和蜀国的重要商业道路。

[img]45218[/img]

地理位置

现有的五尺路主要位于四川宜宾、云南昭通等地,如盐津县豆沙关、唐元子悬崖石刻在五尺路旁的悬崖上。在君连塘坝,少数古道在当代仍在发挥作用。

君连县在川滇交界处武德乡“姚店”发现了一条古色古香的秦“五尺路”,长约200米。其中,保存完好的一段长约50米,宽约2米,是典型的秦“五尺路”遗迹。据报道,新发现的秦“五尺路”是用石灰岩石板铺成的。经过沧桑的洗礼,石板留下的骡马痕迹和人行走后留下的痕迹清晰可见。

历史

五尺路建于秦朝,残留长约350米,道宽5英尺,各级尺宽、高度不同。从关河东岸上缘的三首曲子到悬崖,路上有几十条马蹄形痕迹。自秦朝以来,五尺路一直是滇川的必经之路。北起宜宾,南至曲靖,经盐津、大关、昭通、威宁、鲁甸、宣威等县。唐樊绰的《蛮书》被称为“石门道”。

[img]45219[/img]

当时吸引巴蜀人到西南夷的一项重要贸易是“博通”出售。“博通”来自博道县,因此博道县成为蜀贾出售“博通”的主要地区和贸易场所。从蜀到博道的道路早已存在,汉代被称为“博青衣道”:从蜀出发,沿青衣江水下,经夹江至乐山,再沿岷江至博道。

青衣路到宜宾后分开:一条是南夷路,即继续南行至夜郎(今贵州安顺)地区,然后南行至广东南海;秦朝修建的另一条五尺路通往滇池。汉武帝时,唐蒙“凿石开阁,通南中”,对五尺道进行了整修和扩建,形成了从博道南下的官道,通过石门(今云南盐津豆沙关)到达朱提,然后通过味县到达滇池。这条路也叫朱提道,因为它是朱提枢纽。五尺路经过的地区山高水险,道路十分艰险,当时行人说“盘蛇七曲;盘羊,乌龙,气与天通”。


秦蜀县太守李冰采用了什么原始方法?最后修建了[五尺道]秦蜀县太守李冰采用了什么原始方法?最后修建了[五尺道]

,,,,,,

  • 为什么秦始皇要多次巡逻?他的目的是什么?
  •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短短11年,秦始皇就曾五次出游。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巡逻完全是为...

  • 秦孝公为什么大力支持商鞅变法?最终结果如何
  •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

  • 秦宣太后芈八子简介 秦王妃米八子的生活
  • 导读:宣太后(?-前265年),米姓,或秦宣太后,出身楚国,是秦国侯魏冉的异父姐,后来是秦惠文王妃,生了秦昭襄王。起初,宣...

  • 秦武王嬴荡究竟有多勇猛?秦武王的弱点是什么
  •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以后,秦武王便继承了皇位,年轻时期的秦武王其实还是一个潜力股。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是特别高,在...

  • 秦将甘茂简介 秦国名将甘茂在战国中期是怎么死的?
  • 甘茂,姬姓,甘氏,名茂。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下蔡邑(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人。战国中期,秦国著名将领在下蔡监门的史举中学...

  • 秦国名将蒙田:第一个彻底打败游牧民族的将军
  • 蒙田,战国末秦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他出生在一个世代著名将军的家里。他的祖父蒙叛和父亲蒙武都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