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上承三国和下启南北朝的两个乱世王朝,晋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确实很低,这将导致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存在时间太短。虽然晋国立国时间不短,但作为一个统一王朝的时间太短;第二,皇帝的存在感太低。虽然有很多皇帝,但他们大多是乱世的傀儡,没有存在感;第三,成就太少,与其他历史王朝相比,晋朝的成就可怜。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5013[/img]
存在时间太短,前后两个时期太有名了
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自266年司马炎篡魏成立以来,直到420年刘裕取代东晋建立刘宋。两晋共历十五帝,一百五十五年。这不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但作为一个统一的王朝,它的时间有点短。
虽然司马炎在266年建立了晋朝,但在知道280年吴国被摧毁后,世界真正进入了统一时期。短短几十年后,西晋在316年被北方少数民族摧毁,东晋属于六朝之一,只能被视为政权分割。充满计划,晋朝只有36年才成为统一王朝。
三国的存在感明显高于晋朝
在晋朝之前,三国时期不仅有大量的英雄,而且由于各种艺术作品,显然更为人所熟知。西晋以后,中国和南北朝是另一个乱世。无论是汉族的悲惨命运,还是一场又一场的战争,这一时期也比普通的西晋时期更为人所熟知。西晋时期夹在两个乱世之间,存在感自然要低得多。
皇帝的存在感太低,大多是傀儡
两晋共有15位皇帝,其中西晋五位,东晋十位。然而,除了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傻瓜皇帝司马忠和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瑞,还有哪些皇帝能让我们记住?
[img]45014[/img]
西晋时期,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无疑是最著名的,正是他结束了三国乱世,重建了一个统一的王朝。然而,自他以来,晋惠皇帝司马忠一直是一位低能皇帝。正是在他统治期间,“八王之乱”爆发,世界再次陷入混乱。在此期间,司马忠、司马伦、司马炽和司马邺要么是傀儡皇帝,要么是“八王”混战期间的短命皇帝。真的没有存在感。
到了东晋,除了开国皇帝司马瑞,司马绍、司马衍、司马岳、司马丹、司马丕、司马奕、司马玉、司马曜、司马德宗等九位皇帝中,恐怕司马德宗还是可以知道的,这也是刘宇篡权造成的。而且东晋的皇帝大多只是傀儡,大权基本都掌握在士族门阀手中。
@ 两晋国佐只有一百五十五年,却先后经历了十五帝,平均每十年换一个皇帝,皇帝有什么存在感?
成就太少,很难记住
纵观中国历史,短命王朝并不多。然而,无论是秦朝还是隋朝,即使是王莽建立的新王朝,他们的存在感也高于晋朝。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虽然这些王朝很短,但他们的行为并不多,所以他们可以被后代记住。另一方面,晋朝能做的事情并不多。
“五胡乱华”等都是反面教材
整个两晋,恐怕真正的行动就是统一三国与飞水之战。至于“贾后乱政”、“八王之乱”、“衣冠南渡”、“五胡乱华”等事件虽然足够有名,但都是反面教材。
正是没有什么能被人们所熟知的行为,才使晋朝的存在感真的很低。
历史上晋朝的存在感确实很低,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