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人的养老制度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养老问题。只要我们现代人缴纳足够年限的养老保险,就可以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按时领取养老金。如果是条件较好的家庭,可以选择更多的养老方式。在古代,当时不能继续工作的老人是如何养老的?中国人一直尊重“孝”这个词。不孝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我们都应该听过一句老话,叫做“养儿防老”。虽然现代可能有很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但在古代,这就是事实。大多数老年人依靠自己的孩子来照顾他们。除家人外,朝廷还出台了许多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问题的政策。其实古代的养老体系比我们想象的要健全得多,而且考虑的很周到,有些方面甚至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让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古人的养老方法。让我们看看。
[img]44791[/img]
自西周以来,中国一直强调孝道,直到汉朝的“孝道”成为一种氛围和道德规范,这也影响了后来几代中国人。汉代察举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举孝廉,要求被选中的官员不仅要有才华,还要守孝。当人们把“孝”这个词放在心里的时候,自然会增强照顾老人的意识。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老人有孩子,就相当于多了一个保障。而7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的待遇会和七品官一样,可以免税。
[img]44792[/img]
在现代,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一种叫做“空巢老人”的现象,老年人没有年轻人的照顾,生活也相对孤独。事实上,古代也有空巢老人,但比例相对较小,古代家庭基本上是父母和儿媳住在一起,不结婚搬新家。而且搬迁、出门的机会也很少,大部分都是世代代住在同一栋房子里。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家里的年轻人犯了法,被抓进监狱,老人只有一个孩子,那就变成了空巢老人。然而,针对这一现象,朝廷专门颁布了一项名为“权留养亲”的制度,这意味着囚犯可以先回家照顾父母,然后承担法律责任。若为80岁以上的老人,则可免除兵役。
当然,古人早就想到开养老院。而且很多养老院都是免费的,不需要额外的费用。但是能住养老院的老人一定是家里没人照顾的老人,也不能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明朝以后,养老方面的优惠政策得到了极大的加强。80岁以上的老人每个月都能拿到米饭、肉、酒和布料。在清朝,一些养老机构也开始出现在民间,这使得整个养老体系相对完善。
[img]44793[/img]
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年轻到衰老,如何养老也是一个大问题。古人并不比现代人更关注养老金。如果是你,你会更喜欢哪种养老金方式?
古代养老体系是什么?古人重视养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