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初,平王东迁是周王室将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邑的历史事件。根据《春秋》、据《左传》等史料记载,公元前771年,沈后的父亲沈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助,诸侯因为之前被烽火戏忽略了。周幽王最终被杀在历山,在西周灭亡。后来诸侯以王子宜臼为王,为周平王。
周平王于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正式开启了东周的历史阶段。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周王室继续衰落。原因与洛阳无险可守,位于四战之地有一定关系。那么,问题来了。周平王为什么要迁都洛阳,而不是继续定都关中?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44132[/img]
@ 丰京和浩京一起被称为“丰镐”,是西周王朝的首都,也就是周武王姬发成立西周后,定都在陕西省西安市,即关中地区。关中是指“四关”,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关中南靠秦岭山脉,渭河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历史上有句话叫“四塞之国”。因此,西周王朝的实力与定都关中有一定的关系。至于周平王迁都的洛邑,即河南省洛阳市,不仅无险可守,而且被晋国、郑国、齐国、卫国、楚国、鲁国、宋国等诸侯国包围。
此外,东周王室位于四战之地,其领土面积不断被周边诸侯国侵蚀,为战国末期的灭亡奠定了基础。所以,问题来了,周平王为什么要放弃关中,迁都到无险可守的洛阳?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根据《春秋》,、据《左传》等史料记载,公元前771年,申侯与犬戎联系,迅速攻入镐京,周幽王迅速逃到历山,被历山之戎杀害。在此背景下,当时关中地区仍有犬戎势力,这让即位的周平王感到了很大的压力。犬戎,古代部落名称,古代活跃于今陕、甘地区,又称西戎。
在西周末和东周初,军队的力量非常强大,中原的中国国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即使是晋国、秦国和其他大国也经常遭到军队的攻击。例如,秦为了打败西荣,许多君主在秦穆公到位之前就死在了战场上。因此,在周幽王被杀后,周王室陷入了混乱,很难抵抗西荣的下一次进攻。
[img]44133[/img]
@ 周平王选择东迁至远离西戎的洛邑。另一方面,洛邑是周都城洛阳的古称。洛阳“四面八方之广,周洛为中,称为洛邑”。东征后,周公开始在洛邑建东都成周。因此,就洛邑而言,它早在西周就建成和运营,即成为周王室都城的有利条件。
@ 公元前770年,为了避免犬戎的入侵,周平王在秦军的护送下,将首都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同时,对于保护周王室有功的郑晋,周王平也对自己的功绩进行了奖励。当时,周平王任命郑武公为司徒,并要求他与晋文侯协助周王室。在郑武公和晋文侯的帮助下,周平王勉强支撑了残局。
因此,对于周平王来说,他的东迁洛阳,放弃关中,也与秦、晋、郑等诸侯国有一定的关系。就秦国而言,自然希望周王室能搬出关中地区,方便他们击退西戎,然后夺取该地区。就晋郑而言,周平王定都洛邑有助于控制周王室。你觉得这个怎么样?
为什么周平王要迁都洛阳,而不是继续定都关中的镐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