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历史上最能打败的皇帝,刘裕是负责任的。在他掌握了东晋的所有势力后,他去灭后秦。从那以后,长安失去了,恢复了。即使他失去了很多好将军,黄河以南淮水以北的刘裕也回来了。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43419[/img]
义熙十二年(416年)1月,后秦皇帝姚兴去世,姚宏继位,内部叛乱迭起,政权不稳。刘裕认为这是灭亡后秦的好机会。八月,刘裕以刘穆之任尚书左仆射,内政总政,外供军粮,率军四路北伐。
九月,到达彭城。在此期间,他接受了司、雍、徐州刺史的任命。龙翔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从淮、飞到徐、洛领兵。后秦诸屯守风降附,晋军进展迅速。10月,王镇恶军占领洛阳,俘虏后秦守将姚到建康,修复西晋五帝陵墓,设置守卒。
义熙十三年(417年)正月,刘裕留儿子刘义隆守卫彭城,率领大军北上。此时,北魏派出10万重兵驻守河北,并以游骑骚扰晋军。刘裕在行军中,虽然常设奇阵或用弩击败魏军,但进军速度缓慢。洛阳进入潼关后,王镇恶军为后秦主力守险阻拦;檀道济军的粮道也被秦将姚绍截断。晋军暂时处于危险之中。幸运的是,在当地人民的帮助下,转危为安。王、檀两人向刘裕求助,而刘裕则为北魏军牵制,自顾不暇。
3月8日,刘裕以左将军的身份在黄河重要渡口(今山东东阿西北)驻扎部分兵力,带领军队进入黄河;魏军沿着黄河北岸的刘裕军向西行进行了数千名骑兵,以防止晋军在黄河北岸上陆攻击魏军。所有漂流到北岸的晋军人员都被魏军俘虏并杀害。刘裕多次派兵上岸攻击魏军,一登陆,魏军就逃离岸边。为了打败魏军的骚扰,刘裕命令数千名战士和数百辆战车。在丁和宁朔将军朱超石的带领下,他携带着强弓和利箭登上黄河北岸,排成一排。魏军立即前来攻击,魏将长孙嵩带领骑兵三万四面围攻晋军,反而被击败。
[img]43420[/img]
4月中旬,刘玉进入洛阳。为了防止魏军的袭击,他在洛阳停军两个月,部署了后方的防御。7月,刘玉全面击退魏军,河南被收复,刘玉随后进入陕西省城市;前锋沈田子进入武关,进入绿泥。8月,刘玉到潼关,与各部门会面,采纳了王镇的邪恶建议,命令他带领水军从黄河进入渭水,强迫长安。
秦将姚难由香城(今陕西大荔东)率军西撤,王镇恶跟踪追击。姚红率兵从霸上到石桥(长安城洛门东北)接姚难;以镇北将军姚疆和姚难合兵守卫泾上(今陕西高陵境),迎战王镇恶军。毛德祖,王镇恶命将军,打败秦军,姚疆战死,姚逃回长安。东平公姚赞得知晋军接近长安,便率军从定城退到郑城(今陕西华县)。随后,刘裕大军逼近。
为了缓解双方受敌的危机,姚宏计划先消灭沈田子军,再抵抗刘裕,于是率步骑行数万人,急转青泥。沈田子军本来就是疑军,但是有1000多人,但是他们都在战斗,他们非常勇敢。几次攻击甚至让姚宏败给了长安。此时,王镇恶突破潼关防线,率师直进,一举攻占长安,姚宏率臣投降,后秦灭亡。
[img]43421[/img]
义熙十三年(417年)冬,刘裕率军抵达长安],想在这里稍作休息,经略关中。不料,刘穆之病死的消息传来。在长安,刘裕聚集文武将佐讨论,大多数人不赞成继续北伐。刘玉遂留下了12岁的儿子刘一真,王修、王镇恶、沈田子等文武共守长安,统军南归。刘裕的举动,为夏主赫连勃勃的谋臣王买德窥透了心迹。刘裕南归来后不久,赫连勃勃派军南断青泥,东扼潼关,率军进攻长安。
这时,留守长安的晋朝文武发生了内讧,沈田子杀了王镇恶,王修杀了沈田子,刘义真复杀了王修。刘裕得到消息,惊慌失措,命令朱龄石守卫长安,命令刘义真迅速回来。刘义真和士兵们掠夺财宝美女,车南回来,为夏军追赶。朱龄石死后,刘义真独自骑马逃跑。
虽然长安得而复失,良将军损失惨重,但刘裕仍然守护着潼关以东收复的部分关中地区和整个河南地区。经过两次北伐,刘裕拥有黄河以南、淮水以北、汉水上游的大面积地区。
即使失去了很多好将军,刘裕率军北伐后秦哪四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