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官员直言不讳,敢于提出建议。宋朝太后刘娥执政期间也有这样一位直臣。正是他,刘娥听政十多年,但她没有成为皇帝。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43059[/img]
鲁宗道来自安徽亳州,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从小就住在祖父家。高中进士后,被任命为濠州定远尉,随后继任海盐县长,多年来被任命为涉州军事法官。
从简历上看,鲁宗道的仕途和大多数人一样平凡。直到公元1017年,“喝酒”事件,鲁宗道才受到宋真宗的赏识,并被提拔为正确的建议章节,负责纠察百官,直言不讳地劝诫皇帝。这时,他52岁了。
公元1022年,宋真宗病危。去世前,他告诉皇后刘娥要重用鲁宗道,让他成为孤儿的大臣。宋真宗在临终前也重用鲁宗道。除了他的诚实和忠诚,值得信任,更重要的是用他来制衡刘娥。
宋真宗死后,刘娥根据遗训,加封鲁宗道为左、龙图阁直学士,晋升为副宰相。所有官员都很害怕鲁宗道,所以他给了他一个“鱼头宰相”的雅号。
原因有二:第一,“鲁”字上有一条鱼,符合鲁宗道的姓氏;第二,鲁宗道的性格和言论像鱼头一样硬,煮不熟,嚼不烂。鲁宗道被历史资料称赞,因为他压制了刘娥,维护了正统,尤其是这三件事最有名。
不允许刘娥修庙
刘娥听政后掌握了政权。为了讨好刘娥,一些官员提议为刘氏修建七座寺庙。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才有资格为上七代祖先修建寺庙。刘娥没有资格。但她并不反对,而是在法庭上讨论。显然,所有的官员都知道这是一种诱惑,但没有人敢说话。
[img]43060[/img]
鲁宗道站出来说:如果刘氏七庙成立了,后世君主该怎么办?
宋史有记载,“若立刘氏七庙,如嗣君怎么样?”
迫使刘娥让路
有一年,皇帝和太后一起去慈孝寺烧香。有一个棘手的问题。皇帝先走还是太后先走?礼部官员最后同意太后先走。毕竟刘娥掌权了,皇帝只是个傀儡。
听到这件事,鲁宗道立刻赶了过来,让皇帝的车先走,骂礼部官员,说:“女人有三从,在家从父,结婚从丈夫,丈夫死从子,这是女人的方式。”。
据《宋史》记载,“太后遂命后乘舆。”
防止刘娥改朝换代
开封府尹成林献上了《武后临朝图》,震惊了朝野。刘娥看到后非常兴奋。她的生活与武则天非常相似。他们都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他们年轻时结婚,最终登上了皇后的位置。此外,皇帝身体虚弱,被迫走上前台协助政治事务。皇帝死后,他们都以太后的尊严听政治,但武则天比刘娥多走了一步。
刘娥想看臣子们的态度,于是在早朝拿出《武后临朝图》,问“唐武后怎么主?”?对于这个问题,大臣们仍然无法回答,只能保持沉默。
鲁宗道站了出来,大声说:武后是大唐罪人,几乎毁了唐代的江山社姬。
据《宋史》记载,“唐朝的罪人也是几个危险的国家”。刘娥知道鲁宗道不会死,所以她不能再往前走了。公元1029年,鲁宗道病逝,享年63岁。
敢于直接训诫的官员很多。谁让刘娥听政十几年却不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