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今作尊,是先秦时期中国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也是用青铜制成的礼器。青铜尊有哪些?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们来看看!
[img]42620[/img]
四羊方尊
1938年,湖南省宁乡县出土,高58.3厘米,重34公斤。现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大口、长颈、鼓腹、高圈足。整个器皿最独特的部分是腹部四角形成一个大卷角羊,每个羊胸部和腹部,羊脚铸在圆形脚上,羊头羊角突出仪表,四个角浮雕出一个非常生动的四条龙。
据调查,羊角和羊头采用分铸法,然后与所有铸件连接。颈部装饰有香蕉叶图案。这种尊器制作丰富,造型雄伟,设计精湛,工艺复杂。它的风格和特点不仅在同类设备中独树一帜,而且在商周青铜器中也很珍贵。
该器为圆形,圆口外奢华,长颈,腹鼓,圆脚。该器具的腹部装饰有饕餮龙纹,纹饰精美,雕刻精湛,具有商代铜尊的典型特征。
象尊
商朝,通高22.8cm、宽14.4cm、长26.5cm、重27.7公斤。现藏和湖南博物馆。主要用途是:家居摆放、商务礼品、外交礼品、高档文化礼品。
整个形状是一头大象。它的身体又肥又结实,鼻子又长又高,鼻孔向前伸展,嘴巴向前突出,露出剑齿状的门牙;大象的背部是直的,有椭圆形的嘴,没有盖子;四肢粗壮有力,有五个脚趾,尾巴短而下垂,尾巴与臀部有一个突出的尖锐边缘。卷起的象鼻略呈反S形,具有凝重感,线条流畅,不僵硬。它是现实生活中的象形。
象尊全身布满纹饰,主体部位布满饕餮纹、奎纹,鼻上布满鳞纹,额头布满蛇纹。图案都是浮雕,简直就是立体雕像。这个象尊应该是一个盛酒的容器。大象背面的椭圆形口是尊口,可以注入葡萄酒;鼻孔与腹部相连,用作流口,葡萄酒可以从鼻孔流出。整个器物既有大象的逼真形象,又有尊壶的实用价值。
鸮尊
商代晚期,通高45.9cm,
口长16.4cm,1976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阴遗址妇女墓。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河南博物馆。主要用途是:家居摆放、商务礼品、外交礼品、高档文化礼品。
中国西周晚期的铜尊最早出现在商代,主要形式有圆尊、方尊、鸟兽尊等。鸟兽尊有羊尊、牛尊、猫头鹰尊、象尊等。
妇女墓有两个,整体站立猫头鹰形状,头微微高,面朝天空,小耳高冠,圆眼宽喙,翅膀并拢,脚和尾巴形成三个支撑点,使猫头形尊体稳稳站立。头后为器口,盖面铸有站立状鸟,这尊鸟以雷纹衬地,全身覆盖着十几种不同形状的动物形象。口中有铭文,为“妇好”二字。这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造型雄伟,图案艳丽,既实用又优秀的艺术品。
[img]42621[/img]
龙虎尊
西汉,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足径24厘米, 1957年安徽阜南出土重26.2公斤。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原装于1957年出土于安徽省阜南县。器高50:5厘米,口径44:9厘米,重约20公斤。它是一种高大的酒器,有喇叭形口缘,宽肩,深腹,圆脚。龙
虎尊的肩部装饰着三条蜿蜒前行的龙,龙头突出了肩外。腹部装饰为一个虎头和两个虎体。虎口下有一个人形,称为虎口。虎体下方以扉棱为边界,饰有两条龙相对组成的兽面。圆脚上部有弦纹,有十字形镂孔。
龙虎铜尊器身圆,圆口外奢,折肩细颈大腹,圆脚。肩部饰有三条垂直雕刻的龙纹,宽嘴有角,蛇形身体,尾部卷曲,龙头下接头边缘,以此为界,铸造了三组以浮雕虎头为中心的装饰图案。
虎首居中外突,虎身左右展开,虎口衔一平面人物形象,人像两侧有两个相对由两个奎龙组成的兽面纹,均以云雷纹衬底。
器物铸造精美,装饰精美,是商时青铜器中难得的珍品。安徽省阜南地区是淮夷的聚居地。从这个尊重的形状来看,它明显受到中原商业文化的影响,但装饰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这个尊重的腹部随着凹凸的外观装饰而形成相应的凹凸形状,这在其他器物中很少见,也是它的特点。
三羊尊
商代后期生产是一种传世产品,高52厘米 径41.3厘米 宽61厘米 径35.5厘米,重51.2公斤。
大口宽肩,嘴唇折叠,脖子上有三条凸弦线。肩部等距装饰三个浮雕卷角羊头,以回纹为地面的目形装饰。腹部装饰华丽,回纹地上有三组兽面纹,眼睛突出,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圆脚较高,上部装饰两条凸弦线,中间有三个等距圆孔。下部在回纹地上装饰六组野兽,三个扉角和三个肩羊首错位。
它被铸造了两次。先铸造尊体,然后在肩膀上铸造单头。羊头的边缘,不规则地覆盖着肩膀上的装饰,以及从孔中溢出的连接羊头的铜块。
尊是先秦时期的大中型盛酒器,历代青铜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