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出生在社会底层,一跃成为明朝的开国之君,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从起兵到称帝,朱元璋历经15年。在这15年里,朱元璋起兵抗元,渡江,取皖南,夺金陵,战陈友谅,灭张士诚,身经百战。但让朱元璋最难忘的战争,只有一场,那就是鄱阳湖之战。朱元璋以20万兵力险胜陈友谅60万大军,虽勉强取胜,但朱元璋也差点死在鄱阳湖。洪武二十三年,一个小男孩曾说爷爷在鄱阳湖战役中救了朱元璋的命。朱元璋回答说:“如果他没有救我,你早就被杀了。男孩,名叫陈子善,他的祖父是明朝开国功臣陈德,是鄱阳湖之战的关键人物。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1270[/img]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鄱阳湖之战的背景。朱元璋占领南京后,势力迅速扩大。陈友谅取代徐寿辉后,为了遏制朱元璋的发展,陈友谅计划与张士诚合作攻打朱元璋。公元1360年,陈友谅带领舰队沿河下山,直奔南京。朱元璋派康茂诈降,引诱陈友谅到龙湾伏击敌人。陈友谅大败归来。
三年后,张士诚派兵攻打安丰,小明王韩林儿向朱元璋求助,朱元璋率兵救安丰。朱元璋和张士诚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陈友谅看着战斗机,派了60万大军攻打洪都(南昌)。朱文正、邓愈、薛显坚守洪都。朱元璋听说洪都有困难,赶紧挥兵救援。于是,双方在鄱阳湖展开了决战。
这场战争被称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水上战争,双方共投入了80万兵力。战争初期,陈友谅战舰高大,人数众多,占绝对优势。朱元璋采取刘伯温的策略,“借”附近城市的所有粮食,与陈友谅进行持久战。这样,陈友谅人数多,粮食少,就成了劣势。陈友谅知道持久战不利于自己,于是组织舰队轮流攻击朱元璋。
[img]41271[/img]
在康郎山之战中,陈友谅的军队势不可挡。朱元璋手下的丁普郎、余昌、徐公辅等数十位将领战死。徐达、常遇春、余通海等人率先冲击。突然,陈友谅的猛将张定边发现了朱元璋的指挥船,冲向朱元璋。朱元璋急忙命令人划船撤退。张定边越追越近,朱元璋慌忙间,船竟搁浅。看到张定边即将到来。此时,朱元璋要感谢四个人:
首先,朱元璋手下有一位名叫韩成的牙将。他的身材有点像朱元璋。朱元璋被抓住,打算挥剑自杀。韩成迅速与朱元璋交换衣服,以朱元璋的身份走到船头,责骂陈友谅。他被张定边射中数箭,掉进河里死去。韩成掉进河里,推迟了张定边的进攻势头。
第二,当时张定边带领士兵们向朱元璋的指挥船齐头并进。一位名叫陈德的将军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朱元璋。朱元璋没有被射中,但陈德当场晕倒了。
@ 常遇春紧急驾船赶到,挡住了张定边的进攻,张定边中箭,开始撤退。
第四,水军将领俞通海在常遇春与张定边作战时,用船救了朱元璋。
可以说,上述四个人(韩成、陈德、常遇春、俞通海)是朱元璋在这场战斗中的救命恩人。其中,朱元璋记得陈德用身体保护朱元璋。《明史·陈德传》:
援南昌,大战鄱阳湖,擒水寨姚平章。太祖舟胶浅,德力战,身被九矢,不退。
[img]41272[/img]
后来,陈德南征北战,取得了许多成就。洪武三年来被封为临江侯。朱元璋一直非常感谢陈德。每次他奖励他的大臣,陈德在所有将军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待遇。洪武十一年,陈德的箭疮复发,死于家乡凤阳。朱元璋封陈德为祁国公,并要求陈德的儿子陈勇继承临江侯的头衔。
洪武十三年,胡卫庸案爆发,临江侯一家没有牵连,只在洪武二十年,年仅31岁的陈勇随冯胜北伐,战死在草原上。朱元璋很难过,封陈勇的儿子陈子善为临江侯,此时陈子善只有7岁。一年后,胡卫庸案爆发10年后,韩国公李善长被家奴举报,10年前参与了胡卫庸的逆案。朱元璋大惊小怪,下令彻查,甚至发现陈勇(已故)也参与其中。朱元璋命令临江侯府抄家,但没有杀陈子善(下图为陈德墓)。
据陈家谱记载,陈子善当时只有8岁。他用祖父陈德救了朱元璋。当时他很不满意,问朱元璋。没想到朱元璋派钦差对陈子善说:“如果不是你爷爷当时救了我,临江侯府就不会只是抄家了!你的头早就落地了。”陈子善后悔了。朱元璋终于保留了临江侯的脉搏,读到了陈德当年的救命之恩。
为什么陈德救朱元璋时九箭而死,后人却被抄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