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是宋仁宗天圣五年进士,历任监城、开封府推官、右司等职。他曾奉命救助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和范仲淹率领军队防御西夏,在军队中享有盛誉,被称为“韩范”。之后,他主持了范仲淹和富比的“庆历新政”,直到仁宗末年拜相。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41062[/img]
西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68岁。神宗为他写下了“两朝命令定策元勋”的名碑,追求尚书令,并授予他的头衔“忠诚”,并允许他享受英宗寺庙。宋徽宗时,魏君王被封。到了清朝,先后从祭祀历代帝王庙和孔庙开始。
四年(1071年)二月,韩琦被改授为永兴军节度使,被他拒绝,仍被判大名府。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熙宁四年二月)戊寅,淮南节使,守司徒,兼侍中韩琦改永兴军节使,再任大名府...琦卒辞永兴军节使不拜。
大名府期满后,朝廷根据韩琦的要求,命他再判相州,并拒绝解除他淮南节度使的加官。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42:(西宁六年二月)判大名府、淮南节度使、守司徒、侍中韩琦为相州,从乞也。琦乞解斧,不允许。
《宋史》卷312《韩琦传》:六年,还判相州。
《名臣碑传婉炎集》卷1《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以永兴军节再任,公虽留辞所加命,复判相州,居二年乃言:臣老了,恐怕不够任事,愿乞骨归来。复以给所加命。
自西宁七年(1074年)秋以来,韩琦多次上表致仕,均未获准。直到西宁八年(1075年)五月,才再次被授予永兴军节度使,因韩琦病重,无法就职。
[img]41063[/img]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64:(熙宁八年五月)淮南节度使、守司徒、兼侍中、判相州韩琦改为永兴节度使再任。自去秋累以来,齐请致仕。每次张上去,他都会派近侍诏安慰他,所以他又请了他,但他有生命。齐生病了,不如崇拜。
6月24日(8月8日),韩琦在相州去世,享年68岁。神宗在禁苑为他哀悼,辍朝三日。他立即给了他3200银和3000丝绸,并下令允许韩琦享受英宗寺庙。他特别赠送了尚书令,并给了他一个“忠诚”的头衔;随后发兵为其筑墓,亲写墓碑:“两朝顾命定策元勋”。
《名臣碑传婉炎集》卷1《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西宁八年六月(二十四日),定策元勋之臣、永兴军节使、守司徒兼侍中、魏国公、判相州韩琦死亡。”《宋史卷十五本纪第十五》载为“(西宁八年)六月...戊午(二十八日),太师魏国公韩琦死亡”。
《苏轼文集》卷91《祭魏韩令公文》:呜呜!六月甲寅。人之无禄,丧我宗臣。
《宋史》卷312《韩琦传》:八年来,换节永兴军,再任,未拜而死,年六十八。前一天晚上,大星陨落在治所,所有的马都惊呆了。帝发哀园,哭泣。辍朝三日,送银三千两,丝三千匹,送两河卒为治冢,篆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送上书令,死后忠诚,享受英宗寺庙。
宋徽宗时,“追论琦定策勋”,加韩琦为魏郡王。
《宋史》卷312《韩琦传》:徽宗追论琦定策勋,赠魏郡王。
在宝庆二年(1226年),宋理宗画的二十四功臣神像于昭勋阁,韩琦排名其中。
宰相韩琦去世后,宋代史书有哪些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