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这位吴良辅,大家一定对这位太监比较熟悉,毕竟在许多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而且他也是顺治皇帝历史上最喜欢的太监。顺治皇帝帮助他解决了宦官和官员之间的勾结。吴良辅得宠被大臣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就在顺治皇帝死后,吴良辅直接被处死。这是怎么回事?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40634[/img]
为什么吴良辅被处死?
蒙古皇后不生育,孝庄太后急也没用。为对抗宠冠后宫的董鄂妃,孝庄太后采取“曲线救国”战略,支持童妃母子,顺治皇帝越来越讨厌童妃母子。但佟妃有孝庄太后的支持,顺治对皇后和佟妃也无能为力。由此可见,所谓吴良辅和佟妃“对食”、猥琐佟妃,最后因此被杀,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在孝庄太后的眼皮底下,吴良辅和佟妃怎么敢脏乱宫禁?退一万步说,即使孝庄太后不理他,顺治皇帝怎么能宠信吴良辅,接受太监戴的绿帽子呢?
顺治皇帝于1655年下令:太监不得擅自出宫,不得干政,不得与外官交朋友,并在后宫制作铁牌,成为不可违背的祖训。然而,吴良辅可以代替索尼负责内务府干预朝政。1658年,他曝光了与大学士陈之林等大臣的交流,一个个都是死罪。即使吴良辅因顺治包庇而受到惩罚,难道他不担心有一天皇帝变卦或孝庄太后治他死罪吗?由此可见,一向聪明的吴良辅敢于屡犯祖制,离不开皇帝的支持。有了皇帝的支持,他当然无所畏惧。顺治皇帝一死,吴良辅就被处决。可见他是太后与皇帝争权的受害者。孝庄的棋子是以辅政大臣为核心的文武百官,顺治的棋子是以吴良辅为首的太监团伙!
[img]40635[/img]
1661年顺治去世前,他担心吴良辅会被朝廷处决,让他到慈忠寺出家,但吴良辅还没有逃脱这场灾难。顺治死后的第三天,朝廷宣布了他的四大罪行:干涉朝政、结党营私、勾结外官、扰乱朝纲,说他“阴险狡猾,巧卖其奸、欺骗。改变祖宗旧制,倡导十三衙门名色。广招党类,肆意行事,钱粮借端滥费,以后侵牟。权势震惊中外,以窃威福。肆无忌惮的贪婪,相济为恶。伪窃威权,威胁专善,任意控制内外衙门事务。广兴创造,侵蚀钱粮,使民力告匮,兵酬不足。(见《清圣祖实录》卷1)
顺治死后第12天,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以皇帝的名义发布了第一个杀戮令,处决了他们的头号政敌吴良辅,撤销了十三衙门、内阁和翰林院,夺回了顺治皇帝和吴良辅的权力。
吴良辅一生的经历,吴良辅一生的经历
吴良辅受到顺治皇帝的青睐,因此他有权控制政府。顺治15年,宦官与官员贿赂勾结的案件涉及其中。然而,顺治皇帝保护他,并没有按照他自己的命令惩罚宦官。然而,顺治皇帝死后,在康熙元年,孝庄皇太后以“改变祖先制度”罪被判处死刑。
有人说,董鄂妃死后,顺治皇帝叫他最喜欢的内监吴良辅去慈忠寺(今北京广安门内法源寺)剪头发,他自己也亲自去看了。
康熙元年2月,朝廷发布吴良辅罪行:谕官部、刑部等。各种大小的衙门,我们的代理乱不一样,都是用人的得失。一般委任宦寺,没有不召乱的人。附上邪恶。与此同时。这是一个特殊的危害。我太祖宗,从过去吸取教训,没有宦官。先帝以宫廷的命令服役,偶尔使用斯代。然后深入了解他的强奸。
[img]40636[/img]
是遗诏有云,祖先创业,没有任命中官。而明朝亡国,也因宦寺委员。我继承了先志。批评缺点。因此,我们应该仔细观察。是满洲佟义,内官吴良辅,阴险狡诈。巧卖其奸。欺骗和欺骗。改变祖先的旧制度。倡导十三个衙门的名字。广泛招募党类。肆意妄行。钱和食物被滥用和侵犯。权力震撼中外,以窃取威望。贪婪。互相帮助是邪恶的。假窃取威权。威胁专善。
内外衙门的事务,任意控制。广兴建设,侵蚀钱粮,使人民力量稀缺,工资不足。这两个人,朋友比作奸。破坏法律和纪律。破坏当代简单的习俗。改变祖先的长期规则。这是一个重大的罪行。这个国家是非常邪恶的。我不知道这个国家。虽然在法律上,但没有足够的辜负。吴良辅已经被砍掉了。童义若存,法律难以借。
我已经接受了惩罚。削减他的世界职责。十三衙门,尽行革去。一切都是按照太祖太宗定制的。内官永远不会用。刘正宗,也应该遵守圣旨,放在重典上。但是他年纪大了。姑从宽免。他的党也被原谅了。等等,传播到国内外。发表文章。咸使知道。
为什么太监吴良辅在顺治皇帝死后直接被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