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18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一天,他亲自来到慈中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回来的那天晚上,他染上天花,发高烧。他预感病重,势不可挡。第六天深夜,紧急召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原内阁学士麻勒吉进入养心殿,口授遗诏。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img]40574[/img]
王熙和麻勒吉退到乾清门下的西围屏幕,是在第七天写的。皇帝预览了三次,皇帝亲自考虑了三次,直到晚上才决定。那天晚上,24岁的顺治皇帝去世了。
福临晏开车后,麻勒吉和侍卫贾卜嘉手里拿着遗诏玩皇太后,立即向贝勒贝王子、大臣、侍卫等人宣布。八岁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是皇太子,继皇位后,命令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遗诏实际上是罪己诏书,共列出14项罪行,主要是因为他没有遵守祖先制度,逐渐染上汉族习俗,重用汉官,导致满臣无意任事,几乎完全否定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成就。
《顺治遗诏》:其实是顺治皇帝的“罪己诏”,主要起草者是礼部侍郎、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共列出了14项自己的罪行,主要是因为不遵守祖制,逐渐染上汉俗,宠汉抑满。
[img]40575[/img]
至于这是否是福临的初衷,也就是说,没有办法知道这十四条是否是福临批准的。然而,它留下了后人的疑问:在遗诏公布之前,先奏知皇太后;遗诏的主要起草者王熙事后守口如瓶。因此,人们有理由说,如果遗诏是由太后授意的,母亲确实责怪儿子。
福临死后,紫宫被放置在景山寿宫。4月17日,再次进入北京的茅溪行森将举行火化仪式。火化后,宝宫(骨灰罐)埋在遵化马兰峪,为孝陵。寺庙的名字是祖先,后来的名字是张皇帝,后来的人有死亡。在乾隆元年(1736年),死亡被添加到22个字中:体天龙将建设极英、瑞、钦文、武术、德功、仁、纯、孝章皇帝。
顺治之死是清史四大疑案之一。《清实录》留下的记录很简单,只说顺治十八年正月丁思(初七)日夜刻,“上崩于养心殿”。他死的时候才二十二岁十一个月。
著名作家吴伟业最早怀疑顺治之死。他写了一首《清凉山赞佛诗》,中间露出了许多弦外之音。似乎他隐约说顺治皇帝没有回到天堂,而是有了另一个归属。所谓“房星没动,白玉棺降到天上。珍惜财富的洞穴,没有赞美和欢迎”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
[img]40576[/img]
吴伟业想说的是,顺治没死,他出家了。顺治皇帝生前与几位佛教僧侣有过密切的交流,与他们一起参加禅宗学习佛教。顺治16年底至17年春间,他曾向高僧木陈敏表示,有过出家之念。他说的原话是这样的:“我觉得前身的确是和尚,现在每次去寺庙,看到和尚的明窗几净,往往回不去。他还说了一句更直白的话:“如果不是皇太后一个人挂念,就可以和老和尚出家了。”
但也有人说顺治皇帝没有出家,而是得了一种叫天花的病。历史上也记录了顺治皇帝死亡的时间和地点,但没有顺治皇帝死亡的原因。清朝时期,天花被称为瘟疫,不仅传染率高,而且九死一生。死者全身溃烂,死后非常可怕。
这些都证明了顺治皇帝死于疾病,而不是顺治皇帝出家了。为什么顺治皇帝后来出家了?顺治皇帝相信佛教,顺治皇帝死于如此年轻,导致了朝廷的变化,朝廷故意发布了他出家的消息。后来,文学和歌剧出现了,这一说法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既然顺治皇帝病死了,为什么后来说顺治皇帝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