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和更替,生动的历史人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我们给你一个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看!
[img]40097[/img]
汉末三国时期,与魏蜀三分天下的吴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被蜀国的“正统”和魏国的“不正统”所吸引,但吴国的历史也非常精彩。吴国孙权是三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策死后,他把吴国的权力交给了他。部分原因是孙策的儿子太年轻,无法承担权力。他选择了他的弟弟孙权。然而,虽然他的儿子很小,但孙策不仅是孙权的弟弟。为什么他最终选择孙权?
孙策死时,有一个长子孙绍,但他太年轻了。孙绍出生于199年10月,孙策于200年5月死亡。他死时,儿子只有半岁。当然,他不能承担重大责任。让我们来看看孙策的弟弟。孙策有四个弟弟,分别是孙权、孙毅、孙匡和孙朗。后三个弟弟的受欢迎程度明显低于孙权。事实上,有些人可能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兄弟的生活。
也许不是最后的掌权者,也许出身,他们的事迹记载不多。孙毅,孙坚的第三个儿子,在孙策临终前也被推荐为继任者,但孙策没有选择他。孙权继任后,孙毅任丹杨太守,最后部将桂览、戴员对孙毅不满,买家将边鸿刺杀孙毅。孙匡,孙坚的第四个儿子,孙匡死后攻爵为乌程侯,建安二年汉朝朝廷下令改命孙策为乌程侯。至于孙朗,只记载他是个普通人,生母不明,没有别的。
[img]40098[/img]
说完其他弟弟,我们来看看孙权。本文要讲的是孙策为什么选择孙权,孙权继任后就不提了。孙权是孙策最大的弟弟,孙健的第二个儿子。他崇尚侠义,处处体现“仁”字,喜欢养才。因此,孙权逐渐与父亲和兄弟同名。孙权经常跟随孙策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孙权的才华让孙策大吃一惊。
也许正是这种能力,孙策才有意培养孙权。每次招待客人,孙策都会回头对孙权说,这些人将来会是你的下属。当然,孙策无法预测自己的死亡。当时他想的应该只是希望弟弟能长大,帮助自己。孙一起治理东吴,一个能打一个能守,一定会重新划分世界格局。如果孙策没有死,吴可能是另一个场景。
[img]40099[/img]
孙权在孙策面前表现出了很高的能力,但在孙策临终前,也有大臣提议传位孙毅。陈寿对孙毅的评价是“凶猛果实,兄弟风格”,这似乎与孙策的兴趣相似,但陈寿的另一句话可能会启发我们“性冷漠、快乐、愤怒、统治数字、指责道德”。孙策很了解孙毅的性格,急躁鲁莽,如果孙毅继位后总想着复仇,吴国哪里还有未来?
至于另外两个弟弟,他们没有非凡的天赋。孙策明白,他的选择只有孙权。即使他一开始可能不乐观,事实证明孙策的选择是正确的。“生孩子就像孙仲谋”,孙权确实是唯一合适的候选人。
孙策被刺杀临死时,他为何选择孙权为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