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熟悉的历史时期划分中,历史学家经常将一个朝代的两个时期划分为“东西”,如东周、西周、东汉、西汉、西晋、东晋,以及背后的“南北朝”、南宋和北宋,那为什么东晋明明是衣冠南渡,为什么不叫南晋呢?
宋朝也是南渡,但为什么叫南宋?其实这涉及到历史朝代划分时的不同现实考虑,让我们从零开始梳理,详细谈谈这个历史朝代的划分。
如果我们问:东周和西周是如何划分的?所以很多人会回答“平王东迁”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平王东迁”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呢?
[img]39478[/img]
周朝成立后,他经历了几次迁都。起初,周武王姬将首都定在洛邑(洛阳的古称)。周共王时,他将首都迁往南郑(今陕西渭南),周一王时期迁都犬丘(今陕西咸阳)。直到周宣王迁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周朝的首都才确定。
在浩京的混乱中,周幽王的被杀标志着西周的灭亡。周平王将首都东迁至洛邑。在地理位置上,洛邑位于浩京东部,因此初步形成了地理位置的划分。按照这个划分标准,我们会发现西汉的首都长安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东汉的首都洛阳,所以西汉和东汉有划分。
那为什么晋朝明明是“衣冠南渡”,为什么叫东晋和西晋呢?
@ 西晋的首都位于洛阳。“八王之乱”后,晋朝的政权瓦解。大量定居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建立了分离。北方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代,从北方南渡到江左的晋朝宗族司马瑞在建康(南京)重建了晋朝。
由于东晋首都建康位于西晋首都东部,东晋统治地区主要集中在江东,也被称为东晋,南宋也是南渡。为什么它被称为南宋和北宋?事实上,北宋的首都位于河南开封,而南宋的首都位于浙江杭州。
北宋的统治领土包括北方的大片领土。由于首都的地理位置和统治领土的不同,宋朝被分为南北。此外,南北朝还有一个北魏,分为西魏和东魏,那么如何划分呢?
这将提到南北朝的划分。东晋十六国末,北方在前秦傅坚的攻击下进入统一状态,形成与东晋南北对峙的局面。然而,随着前秦和东晋的崩溃,南北再次进入分裂状态,但为了区分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分离状态。
[img]39479[/img]
虽然南北朝也处于政权分裂的状态,但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情况明显不同,因前秦和东晋分裂分裂期称为南北朝,其思想实际上是延续前秦和东晋南北对抗,这些南北分裂政权来自前秦和东晋分裂,所以这段时期被称为南北朝。
在南朝,刘裕取代了东晋建立的宋朝,但我们不能再称之为“南宋”,否则就会与后来的宋朝发生冲突,历史学家称之为“刘宋”,以区分后来的宋朝。然而,与其他政权一样,它们通常根据地理位置进行划分。例如,南朝有南齐、南梁和南陈,北朝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
那么东魏和西魏怎么了呢?
原来是北魏分裂的两个政权,都是“魏”的延续,东西魏的划分主要以洛阳为分界线,称为东魏(高欢支持的魏国政权),建都长安称为西魏(宇文泰支持的魏国政权)。
这是基于各政权在统治领土和首都地位上的地理性。除了地理位置作为划分历史朝代的依据外,主要标准是区分这些历史朝代的历史事件。
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东周”和“西周”的划分在地理位置上是不同的,但这还不足以成为划分历史朝代的主要依据。相反,通过地理位置划分历史朝代只是一种便于分类和称呼的手段。真正划分历史朝代仍然取决于历史事件的时间线。
为什么南迁至建康的东晋在西晋灭亡后不被称为[南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