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东晋时期有很多名将,那为什么不统一全国呢?

西晋末年,世界一片混乱。为了避免战争,大量北方士族、士大夫和普通人离开家乡逃往南方。在历史上,这一事件被称为“衣冠南渡”。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公元316年,匈奴贵族刘耀率领军队突破长安,西晋灭亡。第二年,前西晋烈火涅槃王司马瑞提前“南渡”到建邺(今南京),宣布登基称帝,改元建武。历史上,司马瑞在南方建立的政权被称为东晋。

[img]39476[/img]

东晋国佐延续了103年,占领中原地区16个国家的政权与同一时代相同。与十六国相比,东晋政权相对稳定,没有大的分裂。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虽然中原的许多政权互相争斗,变成了“一锅粥”,但东晋统治者并没有抓住机会恢复中原的故土。虽然他们在此期间组织了几次北伐,但雷声和大雨都很小。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东晋不能统一全国呢?

东晋建国之初,大部分统治阶层都来自北方的“南渡”。在南方大家庭眼里,这些北方人,包括皇帝司马瑞,都是恶意的“入侵者”。因此,可以想象当时南方统治阶层受到敌意。最后,宰相王导代表北方移民集团成功说服大多数有影响力的南方家庭支持新政权,以高官和爵位为条件。在这些基础深厚的大家庭的带动下,其他南方精英也迎合了他们,东晋政权在南方站稳了脚跟。

然而,对于东晋统治者来说,与南方大家庭的和解只是千难万险的第一关。公元322年,控制长江中游的王敦(王导堂兄)发动叛乱,带领军队进入首都,控制朝廷。两年后,王敦去世了,司马家族重新掌权。

公元327年,负责淮河一线防卫的东晋将军苏军起兵反叛,曾占领首都,控制朝廷。后来,在著名将军陶侃的攻击下,苏军被打败并被杀。陶侃因在平叛中的出色表现而成为长江中游的实际控制人。

公元347年,出生在军事家庭的桓温率领军队追赶河流,摧毁了占领蜀国的成汉政权。这场胜利给桓温带来了非凡的声誉。在接下来的20年里,桓温控制了南方的政治。

从以上事件可以看出,虽然司马家族名义上是东晋的最高统治者,但军事集团将军在朝廷有很强的话语权,但皇帝往往成为弱者。

[img]39477[/img]

桓温掌权后,东晋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朝廷开始建议收复北方中原的故土。然而,这一提议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论。@ 原来,从北方“衣冠南渡”的家族已经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他们住在南方舒适的庄园里,在朝廷里担任休闲的重要职务。对于这些“官二代”、就“官三代”而言,所谓中原故土只是一个书本概念,没有地方情结。因此,是否以全国的力量进行北伐需要讨论。

更重要的是,支持北伐必须赋予以桓温为首的军事集团将领更大的权力。一旦北伐成功,桓温等人的威望将高于皇权,重新统一全国意味着当前朝廷的灾难。即使北伐失败,掌握“刀把子”的将领也有发动叛乱建立军事王朝的隐患。因此,从皇帝到朝廷的绝大多数文官都是北伐收复中原提议的强烈反对者。

事实上,每个人的担忧都不是毫无根据的。桓温掌权后,对北伐过于热情。以他当时的名声和地位,如果再加上天地的胜利,恐怕没有人能阻止他的统治。朝廷知道桓温的想法,但不敢强加阻挠,所以他采取了拖延的态度。

后来,桓温以自己的权力进行了公开讨论,并发动了三次北伐战争。然而,由于东晋没有共识,北伐军队的实力大大降低,三次北伐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桓温的声誉受损,夺取王位的野心终究没有实现。

从桓温可以看出,在北方16个国家的混乱中,东晋统一全国并非没有机会或力量,但除了军事集团,朝廷没有人愿意北伐,也没有人支持北伐。如果恢复中原故土的代价是江山的转变,那么统一东晋统治阶级的意义是什么呢?


东晋时期有很多名将,那为什么不统一全国呢?东晋时期有很多名将,那为什么不统一全国呢?

,,,,,,,

  • 揭秘:东晋宰相谢安和飞水之战不得不讲故事
  • 谢安:谢安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表演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东晋8万士兵一举击败前秦80多万军队,不仅让国...

  • 司马德宗究竟是不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
  • 关于司马德宗的生理状态,各种史籍的记载如出一辙。《晋书·安帝纪》称“帝不惠,自少及长,口不能言,虽寒暑之变,无以辩也。...

  • 唐寓之简介 唐寓,南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
  • 唐寓之(?-486)南朝齐人民起义领袖。南朝齐富春人,迁居桐庐。三代祖孙都以看风水、选墓为业。从小学习武术,长乐于济贫救贫,...

  • 统一文字后,秦始皇 当时的标准文字是什么?
  • 殷商减少,文字逐渐普及。金文作为官方文字,形式相对一致。然而,春秋战国时期的武器、陶文、丝绸书籍、简书等民间文字存在...

  • 楚蒜子,东晋奇女子:六位皇帝一生三次垂幕听政治
  • 东晋历史上有一个传奇女人。她天生丽质,优雅,但命运总是和她开残酷的玩笑。自从她成为女王以来,她一生中经历了六位皇帝...

  • 王羲之是怎么死的?书法家王羲之累死了吗?
  • 王羲之(303-361年,一作321-379年),字义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