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立后,朱元璋除了许多追随自己的英雄外,被称为文臣第一的李善长也无法幸免。即使他早就意识到皇帝的想法,提前退休回家乡,他仍然无法逃脱。朱元璋对功臣们封得最高的称号是“公”。李善长在其中排名第一,不难看出朱元璋对他非常肯定和重视。朱元璋说,虽然李善长没有在攻城拔寨方面取得战功,但他在后勤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真是汉初的萧何,但李善长的结局与萧何大不相同。朱元璋在77岁的暮年被处决,全家70多人被杀。为什么?下面给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g]36183[/img]
郝州定远人李善长可以说是朱元璋的同乡。朱元璋占领滁州后,当地非常有名的李善长主动去见朱元璋。朱元璋问他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和平。他平静地回答说:秦朝末年,刘邦在一个人中一步一步地成为皇帝,刘邦可以成为皇帝。他很善良,不滥杀。他花了五年时间建立了汉朝,使世界和平。所以这个问题取决于义军首领,而不是我能回答的。朱元璋听了之后,觉得很有道理,从此把他称为“李先生”,对他有礼貌。
大明成立后,李善长凭借自己的成就被授予“韩国公众”称号,成为首相。虽然他很有才华,但他心胸狭窄,喜欢嫉妒别人。作为淮西的领袖,他当时的竞争对手是世界著名的刘伯温。两人在法庭上打架。最后,刘伯温被贬回家,这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到了。
李善长很聪明。他明白朱元璋的想法。刘伯温退休后,他以生病为由退休。朱元璋非常高兴,并立即许下了他的要求。后来,我觉得我没有被朱元璋怀疑,又出山了。作为公爵总理,没有晋升的空间。因此,朱元璋来到这本书,封了他的家人。起初,他把公主许给了他的儿子,并把他的弟弟封为太仆城。
[img]36184[/img]
恐怕李善长一生中最遗憾的事情就是推荐胡维庸。胡维庸成为总理后,非常膨胀,最终导致胡维庸犯罪,涉及数万人。当时,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被弹劾为胡维庸的党羽。朱元璋专门下令免除李存义的死罪,李善长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他没有感谢朱元璋,这导致了朱元璋的不快。
李善长心怀两端,胡伟勇想谋反,派人让李善长加入。李善长不同意。但他没有告诉朱元璋这件事。之后,胡伟勇多次派人劝说李善长。他仍然没有参加,但他仍然没有告诉朱元璋。可以看出,他对朱元璋不够忠诚。他犹豫不决,想静观不动。如果胡伟勇赢了,他将加入胡伟勇的集团。这显然是朱元璋无法接受的。
洪武二十三年,胡伟庸案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李善长早就退休在家了,但朱元璋又谈到了胡伟庸案,逮捕了李存义。经审讯,李存义供认了李善长与胡伟庸的交流,然后有人弹劾李善长与蓝玉串通,突然成为两起重大案件的参与者。朱元璋怒不可遏,处决了李善长全家。除了公主和徐家免死,剩下的70多人都被处决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事实上,他没有犯大罪。然而,对于害怕英雄的朱元璋来说,像李善长这样的人是不能容忍的。因此,他一直认为李善长犯了很大的罪,并处决了他和70多名家庭成员。
李善长有萧何的能力和成就,但为什么没有同样的结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