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孝慈墓志》全称《大隋使持节将军工兵二部尚书司农太府卿王子左右卫率右妾洪吉江虔饶袁抚七州军事洪州总管安平公故苏使君墓志铭》,又称《苏慈墓志》、《苏使君墓志》等。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苏孝慈墓志》刻于隋仁寿三年(603年)。墓志为方形,边长83厘米,37行,行37字。清光绪14年(1888年)出土于陕西省蒲城县,原石为陕西省蒲城县博物馆。
本志书法整洁美观,结字严谨,气质陡峭,风格类似欧洲风格。是隋代楷书法的代表作,为唐代欧阳询问楷书法的先驱。由于墓志出土较晚,字迹清晰,为世人所重视。清毛枝凤在《关中金石文字存逸考试》第九卷评论道:“此志楷书精健绝伦,其实是一个很好的雕刻。盖隋人的楷书法,集魏齐的伟大成就、欧洲的开放、虞之先路于一身,有唐人无法到达的人。”
[img]35020[/img]
本志出土后,即知县张荣生在第31行“文月”“文月”字下加刻了第二行跋文;从那以后,跋文又被凿掉了。在整张纸上,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凿痕。存世拓本依次可分为:初拓无跋本、有跋本、凿跋本、初拓本“文月”下有三个芝麻大小点横列在下,石面光滑无损。由于张荣生刻跋后不久就被凿掉了,因此与初拓相比,有跋本是罕见的。
年代:大隋仁孝三年(603)刻。
地点:清光绪14年(1888年)在蒲城县西南乡崇德里(现属苏坊镇北姚村)出土。时知县张荣生得到这个消息后,让人把它搬到城里,先放在县署,然后搬到东槐院巷瑶山书院。现有蒲城碑林。
形状:正方形。每边长84厘米,厚00厘米。只有存志石,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墓志盖。
石头:青石
书体:楷书,全文1296字,分布37行,满行37字,有界格。作者不详
书法欣赏《苏孝慈墓志》刻于隋仁寿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