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制度不能简单地与现代考试制度进行比较。但如果非要比较的话,童生大概相当于今天的985、211大学本科生;学者相当于研究生,享受国家补贴;举人进士相当于国考顶尖学霸,可以直接在政府工作。
然而,这种简单的比较并没有什么意义。要了解古代科举教育的概念,我们仍然必须首先谈谈科举制度本身。
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时期,直到明清时期才完全完善。以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为例,考试分为县级考试、政府考试、医院考试、乡镇考试、会议考试和宫殿考试。
首先是儿童测试。虽然儿童测试有一个儿童词汇,但不要认为这是儿童测试。在古代,文盲率很高。如果你赶上动荡的时代,全国人民的文盲率可能超过90%。儿童测试的意义在于首先消除这些文盲,这表明你有基本的文化水平。
[img]34980[/img]
儿童考试可能相当于今天的高中入学考试和高考,分为县、政府、医院三次考试。县考试是在县举行的考试,一般由县官员主持,由县教育部门监督考试。除监考外,县考试还以五人为一组,一旦作弊,实行连续坐制。
县试后,是府试。
政府考试相当于县级考试的高级版本。考生只有通过县级考试才能参加政府考试。政府考试一般由知府主考,即相当于今天的市长主考。
通过这两次考试的考生有资格被称为童生。这个孩子并不意味着他是一个儿童学生。在古代,一些学者仍然是七八十岁的孩子,这并不少见。如果与今天的考试相比,县考试是高中入学考试,政府考试是高考。通过政府考试的人,从比例来看,基本上相当于今天的211名本科生。
[img]34981[/img]
院试结束后,就是院试。
高考一般在各政府和州的学院进行。如果你通过了考试,你可以被录取为“学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学者”。如果按照今天的考试制度,高考大致接近研究生考试。一旦通过考试,你就可以享受各种国家优惠政策。
现代全日制研究生入学后一般可享受国家补贴。古代学者也有很多好处。@ 秀才见了官,如果没有犯罪,按礼就不用行礼了。@ 许多朝代通常为学者提供基本的衣食保障,这与今天的研究生补贴有点相似。最重要的是,学者的家庭可以免征很多税,并且可以少付很多钱。
总之,在学者阶段,它已经脱离了平民阶层,进入了“学者”的范畴。如果有办法,你甚至可以去县政府找一个主人和其他工作。即使没有办法,你也可以成为一名教师。
当然,总的来说,学者还是比较穷的。尤其是那些只能读书不能钻营,只能靠国家补贴生活的学者,生活相对贫穷。我们后来提到的大多数贫穷的学者都指的是这样的人。但事实上,任何能在营地里学习的学者实际上都过着美好的生活。
医院考试结束后,是乡镇考试。这里的乡镇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乡镇,而是指我们家乡的乡镇。乡镇考试每三年进行一次,可以理解为省级考试,有点像今天公务员考试中的省级考试。考官不再是地方官员,而是由皇帝亲自任命。
[img]34982[/img]
乡村考试无疑是古代绝大多数学者最重要的考试。通过乡村考试后,学者可以从学者变成学者。但这次考试的难度无疑相当高。每三年举行一次乡村考试,最后一般只录取1000多人。而不是一个省录取1000多人,而是全国录取1000多人。你可以自己想想有多难。
读者获胜后,他有资格成为一名官员。即使你停在这里,你也不能再通过以后的考试了。作为一名举人,你几乎可以成为县城、主瘦等官员;如果朝鲜有人,你甚至可以直接派到某个地方当县长。
如果与今天相比,通过乡村考试,就有资格直接成为某个县的县委书记。即使你几乎混在一起,你也可以成为县教育部主任或其他同级官员。很多人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兴奋得发疯?原因就在这里。
<p style
科举制度分为六个等级?探索古代科举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