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雅集”,是指古代文人饮酒、写诗、讨论知识的集会。历史上著名的雅集包括西晋石崇的“金谷园雅集”、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雅集”和唐朝王勃的“滕王阁雅集”。所以们就来探讨一下魏晋时期著名的兰亭雅集是怎么举办的。
“兰亭雅集”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的举办地是会稽山阴之兰亭,这次雅集的召集人是时任会稽内史的右将军、大书法家王羲之。他召集了谢安、谢万、孙绰、王凝之、王徽之、王献之等大量名人和家族子弟,共42人。根据《晋书·王羲之传》的记载,可以看出 :"羲之雅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好山水,名人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也居焉。孙绰、李充等都以文义冠世,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将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以自己的顺序申其志。”
[img]34769[/img]
在兰亭优雅的集合上,名人会送礼物,简称“修行”。那么什么是修行呢?所谓“修行”,就是通过洗漱把身上所有的污垢都清理干净。洗漱的方法是名人把酒洒在水里,然后用蘸有酒的兰草的水洒在身上,从而驱走身上的邪气。
@ 在这次兰亭雅集会上,王羲之等人也创造了东晋文人的一大创举,那就是曲水流杯,饮酒赋诗。它的形式是选择一条蜿蜒的小溪,然后让名人坐在小溪的两边,上游会有一半的酒。然后,根据雅集的规则,如果你在哪位名人面前停滞不前,你必须愉快地喝酒,然后写一首诗。如果你不能写一首诗,你将被罚款三斗。
[img]34770[/img]
这一次,兰亭雅集是即兴赋诗,是一种自由的形式,即吟诗者自己决定唱什么诗,怎么吟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描述了这一点:“永和九年,岁在贵丑。暮春之初,会在会稽山阴之兰亭修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里有高山,茂林修竹,清流湍急,映带左右,引以为流杯曲水,排第二。无丝竹管弦之盛,一杯一咏,也足以畅叙幽情。”
虽然兰亭雅集以吟诗为主,但雅集还是有琴、棋、书、画、茶、酒、香、花等雅文化元素,只是配角。不仅如此,“书圣”王羲之起草的《兰亭集序》只是一个无意的举动,并不是王羲之想炫耀自己的书法艺术。他只是用鼠须笔和茧纸写的。
魏晋时期,留名千古的兰亭雅集是怎么举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