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南北朝早就有铁锅了。为什么人多以鼎、蒸笼、福为烹饪器具?

根据贾思谢的《齐民要术》记载:“炸鸡法,打破,在铜盘中搅拌,使黄白相间。细军葱白,盐米,浑鼓,麻油炒,很香很美。”这是关于烹饪的第一个记录,所以们就来探讨一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有铁锅,为什么人多以鼎、蒸、福为主要烹饪器具。

原因是南北朝冶铁工艺不发达。虽然当时人们已经用过铁锅,但是冶炼出来的铁还是含有很多杂质,纯度不是很高,所以人们做饭的时候锅底会变黑,同时食物的味道和颜色也会差很多。

[img]34332[/img]

然而,贾思谢在他的作品《齐民要术》中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安全使用铁锅的方法,那就是先在铁锅里烧一锅热水,然后倒出来,然后用蒿草和猪油反复擦洗,直到铁锅刷不出黑水。(《齐民要术·卷九·烧法第八十》:“在水壶里,用干牛屎烧釜,汤暖,用蒿洗三遍。抒却水,干燃使热。买肥猪肉脂肪合皮大如手三四段,用脂肪到处擦拭釜,观察声音...汁清无复黑,乃止。”)

至于铁锅什么时候成为古人的主流烹饪设备?直到宋朝,制造铁锅的技术才逐渐完善。宋代的钢铁产量是历代最高的,年产量可达800万公斤。因此,在满足军事需求后,大量的生铁流入民间,由铁匠制作成铁锅。

[img]34333[/img]

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不仅有炒鸡、炒羊,还有炒牡蛎、炒蟹等海鲜。此外,宋代著名诗人苏轼曾写过诗《牡蛎》:“自己毛冬至前两天,海蛮献牡蛎。剖开,得数升。肉和浆和酒一起煮,食物很美,还没有开始。”

最后像往常一样给大家附上一首关于炒菜的诗,宋秦观的《二韵范纯夫戏答李方叔馈笋与简邓慎思》:冬竹笋,北客不可怜。秀色。


南北朝早就有铁锅了。为什么人多以鼎、蒸笼、福为烹饪器具?南北朝早就有铁锅了。为什么人多以鼎、蒸笼、福为烹饪器具?

,,,,,,

  • 曹景宗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曹景宗生平
  •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人,南北朝梁朝名将。出身将门,小时候以勇敢著称。后来跟随萧衍(后来梁武帝)起兵,南...

  • 为什么宋武帝刘裕北伐失败?皇帝梦凌驾于统一大业
  • 北伐失败,刘裕将皇帝梦凌驾于统一河山大业之上,在争权夺利的政治竞争中失败。 100多年来,东晋北伐多次,均以失败告终。离...

  • 贾思勰简介 贾思谢,南北朝北魏杰出农学家
  • 贾思勰(jiǎsīxié),北魏时期,汉族、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曾担任高阳县(今山东临...

  • 陈霸先简介 南北朝时期,梁朝陈武帝陈霸先生
  • 陈霸先(503-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汉太丘长陈傲。陈霸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逐渐控制了...

  • 宇文觉简介 宇文泰的儿子于文觉,北周奠基者
  •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542年)―557年),字陀罗尼,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人,宇文泰第三子,母亲为北魏孝武帝之妹冯毅公主。...

  • 斛律光简介 咸阳王斛律光生平,南北朝北
  • 斛律光(515年―572年),字明月,朔州(今山西朔县)人,高车族,北齐名将。北魏光禄大夫,第一领民酋长,父亲斛律金,曾任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