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为什么仰韶文化在历史上消失了?详细说明其消失的原因

仰韶文化为什么在历史上消失?专家猜测,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天气。让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让我们看看!

河北古夷人和中原古苗族人的彩陶文化一直延续到5000年前。更准确地说,大约是4920年前(以2000年西元为基准,以后)。从那以后,彩陶技术似乎突然消失了。各大民族的陶器都变成了素陶,几乎很难看到彩陶的痕迹。

最后一个冰期从1.2万年前结束,气候逐渐变暖,类似于今天的气候。9000年前,全球平均气温开始超过现在,8500年前进入温暖期,「仰韶温暖期」。

仰韶温暖期,全球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东亚比现在温暖潮湿。正是这种气候促进了人口的增加,间接导致了原始农业的产生和繁荣。

温暖期间良好的气候和充足的资源,使东亚各民族,无论是农耕还是渔猎,都能得到足够的食物,不用担心生存。渔猎部落人口增加后,可以转化为农耕生活。农耕部落人口增加后,东亚各地可以开发和消化大量的原始森林。

[img]34119[/img]

因此,仰韶温暖期间,各部落基本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仓颉实知礼仪」,人们有足够的精力去追求宗教和艺术。由于宗教信仰的大部分精神内容,留下的痕迹很少,但艺术可以通过载体继承。

于是我们通过陶器了解到,六七千年前的北方先民,把精力投入到复杂的陶器装饰上。

此外,他们还使用陶器来记录当时的生活,如猪形、鱼形、娃娃形、各种动物形状的陶器,甚至各自雕刻的玉器。

然而,大约5000年前,仰韶的温暖期结束,气候开始变冷,全球平均气温逐渐下降2-3℃,比今天的全球平均气温低1-2℃。这种干燥和寒冷的气候将持续1000多年,直到4000年左右才结束。因为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位于这个寒冷的时期,所以这个寒冷的时期可以称为「尧舜寒冷期」或者「尧舜小冰期」。

平均温度下降似乎很小,但影响很大。温带季风气候区的东亚受到更明显的影响。当温度线和降水线向南移动数百公里时,原本适合农业的阴山南部和辽宁上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无霜期缩短,不再适合农业,森林退化为草原。

关中和中原最初是亚热带气候,突然变得干燥和寒冷,演变成温带气候。无霜期缩短,降水量减少,作物经常遇到寒潮或干旱,减产甚至收获。除了农业,渔业和狩猎部落也受到了影响。动植物资源的减少导致了收获和渔业狩猎的大幅减少。北方的古人遭遇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img]34120[/img]

这使得黄土高原古羌人中原古苗人和河北古夷人没有足够的精力去追求艺术。他们的陶器装饰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绳子、篮子甚至没有装饰。

生存危机不仅带来了陶器艺术的倒退,也带来了频繁的部落战争。

当和平消失,战争来临时,部落男子往往全民都是士兵。原本掌握彩陶技术的制陶工匠将在数百年的部落斗争中不断牺牲,珍贵的彩陶技术自然会慢慢消失。


为什么仰韶文化在历史上消失了?详细说明其消失的原因为什么仰韶文化在历史上消失了?详细说明其消失的原因

,,,,,

  • 牛的生肖神话有哪些?各地的民俗是什么?
  • 牛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二,由十二地支配为“丑”,所以一天十二小时的“丑时”——晚上一点到三点的“牛时”。易卦为“坤为子母牛”。 凌...

  • 为什么他跪在三星堆的青铜顶上?
  • 三星堆铜顶跪人像造型奇特:跪姿,绣花裙,双手叉指合拢,头像大眼咧嘴,表情夸张,表情虔诚。尊,古代用作酒器,体现在祭祀...

  • [龟]象征着什么美丽的寓意?古代为什么这么崇拜龟?
  • 一、上古复生神话意象的体现1、龟复生意象乌龟灵是什么样的人物?研究巴蜀历史的学者并不统一,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将奥灵视...

  • 仰韶文化有哪些常见的工具和技术?
  • 生产工具主要是比较发达的磨石器,常见的有刀、斧、钳、凿、箭、纺织石轮等。骨器也很精致。栗子和小米是一种比较发达的农业...

  • 西王母是传说中的人物还是真实的? 史书上有记载吗?
  • 不知道:历史上真的有西王母吗?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到目前为止,人们都在怀疑西王母是传说中的人物还是后代...

  • 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吗?仰韶文化详细说明
  • 众所周知,仰韶文化是一种以农业为主的文化。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吗?这里有一个详细的介绍。如果你感兴趣,继续往下看~ 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