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木偶艺术是中国艺术花园中一朵独特的奇葩。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技艺精湛。中国木偶真正成为一门艺术,仍然具有戏剧性的特点人们以木偶为媒介,歌舞故事。
木偶艺术是以木偶为表演媒介的。木偶是如何产生的?迄无定论。奴隶陶俑(商代,前16世纪初至前11世纪)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木俑(包括部分“乐俑”)出土于春秋战国(前770-前221)。与前朝相比,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发掘出的乐俑、歌舞俑在工艺、种类、造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最初的木偶,它经历了从工艺到表演的变化:从祭祀到节日娱乐活动的一种方式。
[img]34082[/img]
历史观点
已有汉代(前206-220年)作魁儡三国(公元220-265年)时马钧的记载(后汉书·五行志)水转百戏显然是对汉代人戏的模仿;北齐(公元550-577年)水动机关木人制作,高超的技艺,尤其出现了傀儡子演郭秃木偶艺术的故事暗示了中国木偶戏的形成时代。遗憾的是,文字记载很少。
后世朝代有许多木偶戏郭秃故事记载,陕西合阳线剧依然存在来报子角色(蟾蜍包子),也有郭秃的影子。依史而断,到目前为止,在公元550年至577年的北齐时代,中国已经正式形成了由人直接操纵、木偶装扮具体人物、在公共场合表演简单故事的木偶戏。
隋朝(公元581-618年)“百戏”中有很多“水饰”,“机关木人”多演神话、传说、三国故事,人物颇多,直接影响到木偶戏的制作和表演。唐(618-896)文化繁荣异常,歌舞戏、参军戏争奇斗艳,机关木人可饮酒唱歌吹笙,表演制作已达到统一。根据敦煌莫高窟31窟所藏的盛唐壁画和诗歌歌赋推断,此时有提线、杖头、布袋、“盘铃木偶”等木偶类型。
[img]34083[/img]
村头齐观耍傀儡,搬演故事又一次。载歌载舞赖提举;赢得欢笑落夕晖。《东京梦华录》已载有『杖头傀儡、悬丝傀儡、药发傀儡』等名目。
《梦粱录》:『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历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比如悬线傀儡的人,从陈平六奇解围的故事开始,现在有金线卢博士、陈中喜等。,这是真的,尤其是走线者。更多的杖头傀儡,最是刘小仆射家数果奇,其水傀儡,包括姚遇仙、赛宝哥、王吉、金时好等,让百伶百悼。还有水百戏,往来出去,规模舞走,鱼龙变化夺真,功艺如神。』
木偶戏起源于什么时候?哪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