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六贼,北宋六奸臣的总称,分别是蔡京、童贯、王富、梁师成、朱苏、李彦,基本上都是宋徽宗时期的重要大臣。这六个人在寺庙上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无度放荡,排除异己。他们私下滥用职权,以鱼人为乐,使人烟雾弥漫,是当时江南方腊起义和金国入侵中原的罪魁祸首。所以下面就给大家带来关于梁师成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梁师成(~1126年),字守道,籍贯不详。北宋末年奸臣,“六贼”之一。
政和年间,他受到宋徽宗的青睐,并被送到晋州观察使,转兴德军节度使,累官到检校太傅,拜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迁淮南节度使。权力日益增强,贪污受贿,卖官卖职,无恶不作,被称为“隐相”。宋钦宗即位,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途中上吊。
人物生平
飞黄腾达
梁师成聪明狡猾,熟悉文法,懂一点写作,开始隶属于贾详的书艺局。贾详死后,他能够管理瑞思殿的文字外库,并负责传道。
政和年间,受宋徽宗青睐,将自己的名字写入进士名籍,逐渐迁至晋州观察使、兴德军。朝廷建明堂,他是都监。明堂建成后,他被视为节度使,并被任命为太一、神霄宫使。历任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使,官至检校太傅,被视为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调任淮南节度使。
[img]33668[/img]
号为隐相
当时,在中外泰宁,宋徽宗关注礼文符瑞。梁师成善于迎接他,并希望得到他的青睐。宋徽宗最初把他当作低级奴隶,但他提拔他为近臣。皇帝的所有命令都来自他的手。他选择那些擅长书法的小官员练习模仿徽宗的字体,并将其混合在诏书中。朝廷官员无法区分真伪。梁师成实无文才,但自称是苏轼的儿子。
当时,苏轼的文章被禁,他的文章在民间被毁。梁师成对宋徽宗抱怨说:“我的祖先有什么罪?此后,苏轼的文章才慢慢流行起来。他以书法为己任,广招天下人才,这些名人常常被他玷污。他在大厅里放了很多书画,请客人参观,得到一个符合自己意愿的人,秘密提拔,执政,侍从也可以升职。王福待之如父,称之为“恩府先生”,
即使蔡京的父子也要献媚攀附,京城人视他为“隐相”,他兼任百十个官职。
狐假虎威
宣和二年(1120年),王富提出攻占燕云十六州的计划,梁师成开始反对,最后同意了,并推荐谭祯为宣抚使。平定燕山后,他因功升为少保。更广泛的贿赂,有人给他几百万的钱,他让这个人以歌颂宋徽宗帝书法的名义,让他参加法庭尝试,唱歌的第一天,他站在皇帝身边,悄悄地控制着某人的升降。他手下的小吏储宏也有科举功名,但还是和当初一样。
李彦在京东、京西搜索民田,无论走到哪里,监司、郡守都不敢与之抗礼。有人对宋徽宗说,梁师成就在皇帝旁边,厉声说:“:虽然皇帝的仆人地位低,秩序高于诸侯,但这能被视为过失吗?”演讲者害怕,不再说话了。梁师成似乎不善于说话,但他很阴险。他一有机会就会伤害别人。
[img]33669[/img]
罪有应得
梁师成和王福是邻居,宋徽宗来到王福家,看到他们的关系非常密切,已经生气了,朱迅因为应奉局的事与王福有矛盾,于是趁机攻击王福。宋徽宗放弃王福相位,梁师成也因此被贬。当时运王赵楷最受宠爱,故意夺王位,梁师成尽力保护王子赵桓。
靖康元年(1126年),王子赵桓即位,为宋钦宗,当时宠臣多随宋徽宗东下,梁师成因老恩留在京城。于是太学生陈东、布衣张炳上书指责梁师成。张炳指出,梁师的成就是李辅国,并表示宦官内外相应,恐怕会发生意外。陈东还说,梁师成有异心,窃取定策之功,应当依法处罚。宋钦宗被迫公开讨论,没有下达驱逐他的命令。梁师成怀疑,从钦宗那里睡觉和吃饭。即使钦宗上厕所,他也在外面服务,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发布命令。正好赶上郑望之出使金营回来,宋钦宗命梁师成和郑望之带着宣和殿中的珠玉玩再去金营。宋钦宗先命郑望之到中书省去告诫宰相。梁师成后,立即扣留,下诏历数罪,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开封府衙官把他送到贬所,去八角镇,把梁师成吊死,向朝廷报告说他暴死,抄没家产。
记载了《宋史卷四六八列传第二百二十七》。
宋徽宗有多喜欢梁师成?为什么最后被归类为北宋六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