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神仙是明代神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十二神仙,是解读玉虚宫元始天尊门下十二弟子(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怕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的合称。又称十二代上仙、十二弟子、仙首十二、玉虚十二仙、昆仑十二仙、十二金仙。所以下面就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普贤真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普贤真人,出自明代神怪小说《封神演义》,是元始天尊座下玉虚十二上仙之一,曾协助武王伐周。
道场是九宫山白鹤洞。宝物有吴钩剑、三法金莲、长虹锁、太极符印等。座下有弟子木吒,坐骑是黄牙白象(截教灵牙仙所化)。
根据《封神演义》原著中西方教暗指佛教的说法,普贤真人原本是中土道人,提到他后来被释放为佛教之神,修炼为普贤菩萨。他和慈航道人(观世音菩萨)、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并列“三大士”之一。
又称“白象星君”,在《靖江宝卷》中。
[img]33598[/img]
人物生平
《封神演义》:普贤真人是元始天尊门下的第二代传人,玉虚十二上仙之一;人物原型原本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封神一书》原文也提到了普贤真人后来入释为佛,封神之战结束后,终于修炼成普贤菩萨。同时也是具有法身能力的三位大师之一(另外两位是文殊广法天尊(文殊菩萨)、慈航真人(观世音菩萨)。《封神演义》第83章名为“三大士收伏狮象”,“三大士”是指佛教中的三大菩萨。
普贤真人的徒弟是三代弟子中的“木吒”(陈塘关总兵李靖的次子)。有师传法宝吴钩剑,因伐周有功,封神榜无名,最后肉身成圣。
道场位于九宫山白鹤洞,有镇洞法宝“吴钩双剑”,但阵前斩人,极其锋利,后传给弟子木吒伐周。普贤真人曾奉燃灯道人之命,前往大破截教十大绝阵之一的“寒冰阵”,用吴钩剑杀死袁角天君,为解教消除一场灾难。
[img]33599[/img]
普贤真人
普贤真人
教三霄仙子用强大的法宝混元金斗俘虏,被困在九曲黄河阵中,与其他十一个仙人一起被砍掉顶上三花五气的劫数;法力丧失后,法力在万仙阵中恢复,法身能力强的“八首六臂”得以修炼,坐骑黄牙白象(万仙阵中收服的灵牙仙)得以收获。普贤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慈航真人合称“三大士”,并在截教的万仙大阵中收服了各自的神兽坐骑。
角色战绩
文仲太师讨伐西岐,到金鳌岛截教十天君,摆下十绝阵,普贤
真人大破冰阵,杀袁角天君;决战截教万仙阵时,盘古旗大破两仪阵,收服灵牙仙为坐骑白象。
战绩和成就总结:破冰阵,杀袁天君;破两仪阵,收灵牙仙为坐骑白象;决战万仙阵,与文殊、慈航、平金灵圣母搏斗,输给三霄皇后。封神之战后,他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
为什么普贤真人是十二金仙之一?《封神演义》的形象是什么?